1. 书画艺术
    1. 故宫博物院:技防人防相结合,优化票务系统
    2. 今年暑期,伴随游客数量激增,部分预约参观的景区、博物馆出现了“黄牛”抢票挤占门票资源、干扰正常参观秩序的情况。8月20日,记者从故宫博物院获悉,进入暑期以来,故宫博物院根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对重点旅游景区提出的游客接待调控指导意见,积极应对来京旅游客流高峰,在票务管理、安全管理、开放接待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主任苏怡介绍,故宫博物院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并落实调控方案,在平日4万人次接待量的基础上,将放票数量上调25%左右,以此缓解暑期观众的购票压力。这一措施也将在今后的“五一”“十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时段继续施行。此外,对未成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消防员等特定人群给予免费参观的票务优惠政策,这些人群的票额不占用既有票池。 为保障观众权益、维护购票公平,故宫博物院将旅行社 [详细...]
    1. 2024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19日至21日在京举办
    2.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19日至21日在京举办。 2024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贺信精神,打造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平台。 论坛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30余场专业沙龙及相关惠民文化活动,邀请国内外嘉宾围绕文明互鉴与共同进步、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新业态与技术融合、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 据悉,论坛将 [详细...]
    1. 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二期启动
    2. 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二期20日在国家图书馆启动。 浩瀚的古籍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中华人文精神。为加强古籍保护工作,2021年6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字节跳动联合设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协同国家图书馆合作开展“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三年来,三方精诚合作,修复古籍104册件,培养古籍修复人才107人,并拍摄微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开展“寻找古籍守护人”等传播活动,成功举办保护成果展。今年6月,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合力赓续中华文脉”项目入选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为持续推动社会力量助力古籍保护工作,此次三方再度联合启动二期项目。据了解,二期在修复项目方面,计划重点修复国家图书馆藏现存最早版本的元大德三 [详细...]
    1. 2024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粉画作品展”在江苏苏州开展
    2. 8月17日,由中国大学生粉画作品展组委会、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明·美术馆和圆融艺术中心承办的2024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粉画作品展”在苏州李公堤文化创意街区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青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才华与粉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青年学子们用画笔挥洒青春热情,讴歌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展现了对粉画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展览现场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大家都被这些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作品深深吸引,纷纷表示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青年学子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活动当天,主办方为获奖大学生颁 [详细...]
    1. 传承人视角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困境与未来发展
    2.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朱仙镇木版年画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传承困境,探讨如何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价值   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核心在于传承技艺、经验、精神。传承的稳固是非遗项目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朱仙镇木版年画承载着千年历史积淀,凝聚着中原文明精髓,是开封文化的一张耀眼名片。然而,随着社会变迁,木版年画正面临传承危机。笔者 [详细...]
    1. 从国博馆藏南北朝造像看道教造像对佛教造像的吸收与创新
    2.   <一>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之一,最初教义主张“大道无形”。《老子想尔注》释:“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象也。”道教起初不供奉神像,是受到了佛教造像影响才开始供奉神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南北朝时期道教造像四件,分别是隆绪元年王阿善造像、保定元年老君石造像、保定元年马洛子造老君像、天和四年蔡振虎造老君像。本文将结合这四件作品,分析南北朝时期道教造像对佛教造像的吸收与创新。   <二>   ☆隆绪元年王阿善造像   此造像高27.8厘米,宽27.5厘米,材质为灰色砂石,曾是著名的金石学家陈介祺的私人收藏。陈介祺曾在著作《簠斋藏器目·石刻》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记载,题为“隆绪元年女官王阿善造像,四面”。此外 [详细...]
    1. 高等书法教育学科价值与实践途径分析
    2.   书法不仅是个人修养之镜,更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鲜明印记。在中华历史长河中,书法美学各具风采。晋代追求风韵,唐代崇尚法度,宋代重视意境,元明时期讲究形态之美,清代则崇尚质朴。从艺术实践迈向文化精髓的升华过程,正是书法与时代精神共鸣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其深厚的时代烙印。   而今,全球化浪潮中,文化自信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坚固基石。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入学习以书法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仅是传授技艺,更需要引领青年学子领略中国特色、风格与气派的独特魅力。它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心以及扩大国际影响力,均具有重要价值。   高等书法教育的学科价值   书法教育的德行塑造魅力。书法,作为人格的镜像,正如古人所云“书为心画”,其品质直接映射书写者 [详细...]
    1. “若有光——陈琦作品展”将在安徽省美术馆开展
    2. 前言 之于当下的世界,之于百年乃至千年的历史,人类将再次步入一个大时代,仿佛已不可逆转。每个人都无条件地卷入其中,激情与无奈的交织成为日常。艺术家陈琦则在这时空交错的十字路口,设置的一个引发思考的路标。每一件作品仿佛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激发着观者去探求“桃花源”的方向。所谓“若有光”,不仅是此刻最直接的期许,更是一次因作品而引发的峰回路转。故而,这一在安徽省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正是陈琦深思熟虑后的呈现。 无论在创作还是艺术管理上,陈琦一直有他稳健的策略:将“入世”当“出世”做,有“儒”的态度,更具“道”的姿态。他不是一个逃离者,而是一个审视者 [详细...]
    1. 池颖红苏州写生:用自我的语言意识突显自身绘画创作的力量
    2. 我喜欢自我绘画语言意识的采用与驾驭,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客观绘画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包裹着象征主义内在的激情,在画面里“概括而直接的线条,去强调画面张力;拙朴、滞重的笔触,去展示一种质朴、简洁直接的艺术语言”,因为只有图式与语言的完美结合,才能让自己的绘画形式充分表现内在精神追求。这种自我的语言意识,不仅仅是我绘画构成的重要元素,它更是绘画精神的潜在实现,更突显自身绘画创作的力量。 当然,面对客观事物,只有通过绘画,才能更好地让我把握住那些闯进我眼睛中的,具有精神性的、超自然的,有形或无形的物象。用自己个人的艺术视角来观察客观事物,把自己的关注点用具有 [详细...]
    1. 从草原到大海,探寻心灵的色彩与自然的韵律
    2. 潮汐 布面油画 180x190cm 2016 从古至今,写生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草原和大海一直是我绘画的题材,也是我经常出入的地方。2000年,我从北方来到厦门以后,经常去小岞写生。那边船的模样、形态跟其他地方的都不太一样,我非常感兴趣。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的想法也比较多。画到一定的时候走出去,有的时候并不是到处乱跑,而是盯住一个地方,琢磨写生该怎样融入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在自然当中,确确实实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美好的东西。我比较重视心中的风景和自然的风景,怎么能将它们结合到一起,避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