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观物之生——阴澍雨的绘画观念
    2. 阴澍雨,惊风,2012,纸本设色,270×145cm 在阴澍雨的画上,有几方印常能见到,一方是“气若风云”,一方是“如水”。从其中可以约略感受到画家的艺术理想。不论是“风云”还是“水”,均是千变万化、莫可名状,而且平淡天真、无需雕饰,但是又具有宏大的气魄。这些品质与阴澍雨的花鸟画的确相当吻合。他的画没有什么故作奇俏之处,也不渲染戏剧性的对比,无论是构图、笔墨、设色,都给人一种平和的美感。在这里,“画如其人”的古训似乎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阴澍雨的性格恰如他的画面一样不事张扬,而是内敛平和。当然,对于观者来说,画家的性格并非考虑的对象,画面的性格才是欣赏的重点。阴澍 [详细...]
    1. 戴增钧·油画 | 在虚拟化的现实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波澜壮阔
    2. 生命剧场4,布面油画,120×120cm2023 中国当代的艺术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四十年下来,历经时间研磨机的打磨,总有沉着稳健的艺术家在践行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与追求。艺术史是以人为本、以艺术的内在含义为要,由此再观艺术家及其创作,我们显然要以明朗与通达的方式去观察、审视和检阅。 观 戴增钧的 画,可以说,体现出中国艺术家的宝贵理想和他们对艺术的坚韧信念,这也是全世界做艺术共同抱有的一种艺术执着和艺术理念,但能不能坚持始终,则考验着每一个做艺术的人。多少艺术的理想消弭在重重困难中,多少有才华的艺术家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这恰是人 [详细...]
    1. “边海风情、彩韵防城港一一中国油画名家美丽中国边疆行写生创作活动”将启程
    2. 前 言 置身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新时代的文艺图景正以恢弘壮阔之势铺展开来。北方油画院于2023年精心策划了“美丽中国边疆行——百名油画名家写生采风创作活动”,整个活动计划三至五年实施完成。该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总顾问,艺术委员会委员:戴士和、徐里、孙浩、丁一林、王辉、王琨、闫平、骆根兴、杨参军、王力克、迟连城等,由北方油画院院长迟连城担任主任,以及一批中国油画名家担任顾问。整个活动将经过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旨在把不同省份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地域文化,通过油画艺术的创作观念,以抒情自然的审美样态,有效参与到中华优 [详细...]
    1. 唐永谦·人物画 | 酣畅劲健的笔墨诉说着人物的精神气脉和硬朗风骨
    2. 《惠风和畅》180cmx96cm 唐永谦径直沿着“徐蒋体系”向前奔突,且从不旁顾左右。其主题性绘画,自文化援疆结束,才基本确立艺术语汇发声的路径。 艺术家唐永谦的三年文化援疆,不仅将艺术创造融入亘古的绿洲与荒漠,更是对王洛宾、对黄胄艺术表达的力所能及的补充。 “我向往茫茫大漠,向往大漠中行进的驼队,向往大漠中矗立的胡杨,向往胡杨下飘出的欢笑歌声……”唐永谦的随笔,记载着对南疆深情的追忆。无论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少女,还是击打手鼓的哈萨克族老者,其造型皆惟妙惟肖且饶有意味。 其笔墨的运用,则犹如行 [详细...]
    1. 抽象与反抽象——艺术家王易罡的绘画实验
    2. 布面油画, 120*160cm 王易罡 王易罡的绘画风格比较多元,有表现的、有抽象的,也有倾向于波普的图像式绘画。然而,就个人绘画的发展轨迹与内在线索来说,抽象始终是一条主线,而且,王易罡个人在抽象领域的实验与中国当代绘画的上下文语境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抽象领域,王易罡的创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追求作为形式与风格化的抽象 王易罡从一开始就对学院的写实主义、主流的现实主义抱有排斥的心理,他希望走现代主义的道路。虽然80年代初他对西方现代艺术也只有一个 [详细...]
    1. “自然的韵致——乔宜男中国画作品展”在广西书画院美术馆开幕
    2. 《知秋》200cmx200cm 2023年 4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广西书画院、广西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自然的韵致——乔宜男中国画作品展”在广西书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5日。 1968年出生的乔宜男现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教授,其作品工写兼长,绘画形式别具一格,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乔宜男近几年创作的85幅作品,从多元视角呈现了他在中国花鸟画领域的创新突破。当天,主办方还举办了“自然的韵致——乔宜男中国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以及“简论中国画的审美”主题讲座。 [详细...]
    1. 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艺术分享会在淮安市美术馆举行
    2.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一(梅子黄金杏子肥) 4月9日,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艺术分享会在淮安市美术馆举行,主讲嘉宾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等就陈危冰的视觉艺术“田园关注”进行艺术分享。 陈危冰现为苏州市美协主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田园山水画的创作,通过对自然、社会、历史以及人与自然的深刻感知和诠释,创作出一系列富有诗意的田园山水画佳作。 他的作品不仅引起了当代中国画坛的广泛关注,也为当代中国山水画拓展了新的题材和表现空间。 会上,陈危冰向淮安市美术馆捐赠了自己创作的国画精品。 [详细...]
    1. 王建彬的“水彩田野” | 景在情在,画景也画心
    2. 《小院的日常 Daily Life in the Courtyard 》19cmx13cm 田园乡野秀丽怡人的 风光 和辽阔深远的景色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的祥气和谐是王建彬教授寻美的内心泉源。 王建彬教授其实特别擅长人物油画。可近年他的水彩画创作中“田野境景”的独特表现,带动了四川水彩画的蓬勃发展。 王建彬教授是四川艺坛活跃推广美育的实力派画家。 生命的美,来自平静!艺术家作品的美,皆来自于画面能令观者愉悦赞叹的美好,赋予作品一片宁静致远的祥和。 细心观赏王建彬教授一幅 [详细...]
    1. 京津冀非遗策展人才培养项目开班
    2. 4月9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服装学院主办、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承办的京津冀非遗策展人才培养项目在京开班。 该项目以“专业化、实践化、协同化”的理念,为京津冀地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策展人才。招生信息发布以后,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报名人数众多。经过专家组严格筛选,确定了30名正式学员与12名旁听学员,以保证培训质量与资源的有效配置。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表示,当前非遗策展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将传统文化精华转化为当代语境下的生动表达,而人才培养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期望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培养一批既通晓非遗传承与保护,又擅长现代策展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非遗事业注入新活力。 开班仪式上,中国纺织出版社与京津冀非遗策展人才培养项目签约《非遗策展说》图 [详细...]
    1.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
    2. 4月10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在房山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办。本届公众考古季以“感悟考古 寻迹北京”为主题,面向公众普及考古和文化遗产知识,培养公众的历史文化价值认知与情感。 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发布了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的主要活动,包括考古研学、体验考古、考古展览、考古讲座、考古进校园五大板块26项活动,如京津冀考古研学线路、明十三陵“考古第一课”、“箭扣五期考古修缮体验探访”活动、《来,考古》课程进校园等。活动整体设计突出专业为本、社会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市区联动、多方合作的活动模式。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36(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