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瓷韵流长——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在河北曲阳启幕
    2. 23日,“瓷韵流长——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启幕。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日本京都府、日本冈山县共同举办。 活动现场集中展出中国当代著名陶瓷艺术家白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等7位大师作品以及日本木村桃山、叶松谷、森敏彰等8位陶艺家作品。同期,河北省瓷器展和曲阳石雕、定瓷展举行,50件定窑作品、10件邢窑作品、20件磁州窑作品及40余件曲阳石雕作品精彩亮相。 据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介绍,自2022年在河北保定举办“古瓷新韵——中日陶瓷文化交流论坛”以来,河北省与日本京都府、冈山县以瓷结缘,深化了民间交往与务实合作。 程永华称,陶瓷起源于中国,也是世界文化瑰宝。中日烧制陶瓷的历史悠久 [详细...]
    1. 广西推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 上演跨文化艺术盛宴
    2. 观众在观展。林浩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长石向东23日表示,广西将进一步推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提升陶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当天,“桂韵瓷境·中和新语——第二届广西当代国际陶艺作品邀请展”在南宁市开幕,由150余名国内外艺术家精心创作的陶艺作品集中亮相,呈现跨国界、跨文化的陶瓷艺术盛宴,吸引观众眼球。 此次活动由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美术家协会、南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南宁书画院、南宁美术家协会承办,吸引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 [详细...]
    1. 首届福建中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双年展在福州举行
    2. 市民、游客正在参观展览。叶秋云 摄 23日,作为第九届福建艺术节重要文化艺术展览展示活动之一,首届福建中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双年展在福建省美术馆举行。 首届福建中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双年展前期经精心筹备,面向海内外广泛征集参展作品,共征集美术书法作品1570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漆画、水彩(粉)画、综合材料、雕塑、书法篆刻等多个艺术门类。经过初评和复评,最终产生美术书法金奖各5件、银奖各10件、铜奖各20件,另有美术书法类入选作品200多件。 青年艺术家、美术类金奖获奖者刘晓龙在泉州洛江铁皮石斛园的写生作品《万斛满渚》获 [详细...]
    1. “城市流体”的艺术盛宴 2024武汉双年展开展
    2.   徐冰作品《卫星上的湖泊》,在外太空拍摄的首部定格动画,该作品在外太空持续创作中。 (图片来源:武汉美术馆)   近日,“城市流体——2024武汉双年展”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琴台馆)开展。展览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武汉美术馆主办,汇聚国内外140余位艺术家的200余件(组)作品,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展览以“城市流体”为主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子康担任联合总策展人,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担任展览总监,共同为观众带来了这场高水平 [详细...]
    1. “豫”见鲁迅 向大师致敬
    2. 10月16日,“向大师致敬: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美术品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展。展览由河南博物院、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郑州博物馆承办。 鲁迅,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此次展览从“艺术家笔下的鲁迅”“鲁迅小说插图”两大板块,精选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绘画作品19套(97件),包括吴冠中、李可染、蒋兆和、程十发、赵延年、黄永玉等诸多艺术大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创作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审视、解读、重塑鲁迅,使鲁迅的文学世界和读者眼中的鲁迅形象更加丰富多彩,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力。 [详细...]
    1. 形是一切——漫议水彩画家王肇民
    2.   王肇民(1908-2003),安徽萧县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其作品被认为是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进入中国后达到成熟的标志。他的画论《画语拾零》于上世纪80年代引起争议。同时,王肇民还在古诗词上创作颇丰、格调高古。   王肇民1929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与李可染、胡一川等人同学并参加左联领导的进步艺术团体“一八艺社”,任研究干事,成功组织参与了上海木刻展并有作品《叫》受到社会关注,得鲁迅先生好评。学习期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学习马克思主义。后因“一八艺社”成员遭国民党政府通缉、逮捕,王肇民被学校开除,校长林风眠私自改为“斥令退学”并将其介绍到北平,转学至国 [详细...]
    1. 山水画的创作实践研究——以太行山题材为例
    2.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绘画艺术的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山水画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现当代山水画风格。当代山水画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从形式风格到表现语言都在与时俱进,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更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环境。无论是传统山水画还是现当代山水画,都离不开写生。写生是画家感知与体验自然、积累创作素材、理解绘画方法、表达思想感情、提高精神修养的重要环节。古今的山水画家都需要深入名山大川获取创作源泉,通过写生实践寻找创作灵感,感受山水的自然之美,借助 [详细...]
    1. 宋代花鸟画中的折枝构图——以吴炳《出水芙蓉图》为例
    2.  吴炳 《出水芙蓉图》 工笔设色 25cm×23.8cm   中国的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以来,不再是人物画的背景,而是以独立的构图形式,在中国画里与人物画、山水画鼎足而立。从唐代到宋代,经过历代大师不断的继承与创新,花鸟画形成了众多优秀而丰富的构图形式。宋代,花鸟画小品发展到了黄金时期。随着南宋理学的兴起,画家们将以往的全景式构图逐渐叠加、转换为折枝式构图,有别于“清供”“丛艳”“全景”等形式,为花鸟小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折枝构图概述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曾在《梅花》一诗中写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 [详细...]
    1. 数字时代下剪纸艺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   【摘要】数字时代,互联网平台为非遗传播和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剪纸艺术正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提升剪纸艺术的制作效率和精确性;另一方面,数字复制技术也可能削弱剪纸艺术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此外,市场化压力也可能导致传统非遗剪纸的艺术形式与现代审美之间的脱节。这些都是当下非遗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剪纸艺术的发展机遇及所面临的挑战,分析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如何在数字化进程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数字时代;剪纸艺术   数字时代下剪纸艺术的发展机遇   ☆ [详细...]
    1. 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开幕,270余幅摄影作品及数字影像资源亮相
    2. 10月19日至28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4在京举行。为纪念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本届摄影周全新打造的“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同期开幕,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270余幅摄影作品及数字影像资源精彩亮相。 本次展览以“大好河山”为主题,这四个字源于河北张家口大境门长城上的著名题刻。“大好河山”,既是京津冀的地理梗概,也是京津冀文化遗产生长的环境基底,更反映着百年复兴路上的家国情怀。展览分为宝藏京畿、相承一脉、同结硕果、共享繁华四个篇章和“长城两边是家乡”特别专题。文物爱好者可以从展览中一次欣赏到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三馆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