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百岁郭因书画小品展”在合肥开幕
    2. 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愿天下祥和——百岁郭因书画小品展”在安徽省美术馆开幕。 郭因,出生于1926年,原名胡鲁焉,幼名胡家俭,安徽省绩溪县人。作为我国当代美学领域的重要奠基者与领军者,他不仅是目前国内健在的年龄最长、学术影响力最深远的美学大家之一,更以横跨理论研究、艺术创作与社会文化实践的多元成就,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曾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杰出美术史论家”称号。 此次展览以郭因的绿色哲思为线索,紧扣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身和谐”为根本观点的绿色文化绿色美学,精选其近年创作的200余幅书画小品。展期持续至6月8日。 [详细...]
    1. 瑞士“兰亭书法学堂”10周年 绍兴迎来一群爱书法的老外
    2. 4月22日,“从日内瓦到山阴道”——瑞士“兰亭书法学堂”10周年书法展开幕式暨作品集首发仪式在绍兴博物馆举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雪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伊斯特万·科奇什(IstvanKocsis),绍兴文理学院校长赵阳,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奚协分别致辞,瑞士日内瓦大学书法教师王飞致答谢辞,瑞士“兰亭书法学堂”学员代表尼古拉发表参展感言,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通过视频形式致辞。 绍兴因《兰亭集序》成书法文化地标,又因“兰亭书法学堂”搭建起中瑞文化交流桥梁,让瑞士学员不仅掌握书法技法,更领略到“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的东方智慧,同时也让中国感受到艺术无国界的魅力,实现了双向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未来,绍兴将以书法为桥,深化国际文化交流,让这座城市成为世界文明互鉴的 [详细...]
    1. 湖南美术馆举办“捐赠与收藏研究展” 康移风、张小纲艺术展先后启幕
    2. 康移风 光和热的故乡 266×216cm 国画 2003年 4月15日,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湖南美术馆主办的“捐赠与收藏研究展”项目启动式暨“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康移风”展览开幕式在湖南美术馆举办。 康移风于1947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曾供职于湖南涟邵矿务局,任娄底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康移风是湖南美术界的标杆人物,多次参加省、全国重要美术展览及艺术创作活动,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展,获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中国人物画作品展优 [详细...]
    1. 以更宽广的胸襟看待“捡漏”
    2.   相信很多收藏爱好者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老收藏家在乡下收旧货,偶然瞥见一户人家用来喂猫的碗,釉色莹润,胎质细腻。他不动声色地以五元钱买下这只“猫碗”,后经鉴定,竟是宋代汝窑天青釉碗,价值连城。这个故事在收藏圈广为流传,成为“捡漏”的经典案例,也点燃了无数人一夜暴富的梦想。   这个故事折射出收藏界对“捡漏”的复杂情结。在古玩市场,每天都有无数双眼睛在搜寻着可能被低估的珍宝,期待着一朝“捡漏”实现财富自由。但在这看似简单的交易背后,却隐藏着收藏文化的深层密码,以及人性对财富、知识与机遇的永恒追求。   收藏江湖的双面镜   捡漏现象自古有之。明代收藏家项元汴在《蕉窗九录》中记载,有人以廉价购得王羲之真迹,转手获利百倍。这种传奇故事在收藏史上不绝于书,构成了 [详细...]
    1. 贝聿铭诞辰日举办“人生如建筑”展
    2. 苏州博物馆(2000–2006)大厅框起了花园中的石景等主要景观,苏州,2021年。 摄影:田方方。M+委约拍摄,2021年。©田方方 以特别的方式向这位建筑巨匠致敬 贝聿铭诞辰日举办“人生如建筑”展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是贝聿铭在中国内地的首个全面回顾展,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与香港M+联合主办。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其青少年时期曾在上海度过,这次展览将其经典作品带回上海,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展览分为“贝聿铭的跨文化底蕴”“地产 [详细...]
    1. 笔墨绘就父爱——记1983年父亲陪我向沙耆先生学画的一段经历
    2. 沙耆 武陵村二号楼 1983年卢前诗作: 谢沙耆先生惠法绘 卢前,1983年 留学成名比利时,归来困顿几人知。 手中彩笔心中泪,梦境缤纷作画痴。 父亲(诗人、书画家卢前)在我四岁时就开始教我画画。 起初,我拿着画笔自由驰骋,看着蓬勃的花花草草、憨态可掬的小猫小狗在白纸上呈现,感到无尽的乐趣与满足。然而,父亲一心要我学习国画山水。他遵循芥子园那套传统而严谨的方法,要我反复练习山石皴法、树叶墨点。这些枯燥繁复的训练,逐渐消磨了我的耐心与 [详细...]
    1. 陕北横山龙凤山庙考察记
    2. 龙凤山庙,位于榆林市横山区赵石畔镇郭家湾村龙凤山上,省204国道经过此地,路边有现代建的石牌坊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标志碑各一座,依山百余砖砌台阶直通山顶,绿树成荫,松柏常青,山上有庙宇建筑10余座,其中以玉皇阁、娘娘庙、祖师庙、佛殿庙、关圣帝君庙、真武大帝殿和石牌楼等建筑较为宏伟。 该寺观群是佛道合一,佛教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难、迦叶、十八罗汉、药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韦驼菩萨和大梵天王等神祇;道教有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真武大帝、金童·玉女、关圣帝君、龙虎玄真君、王灵宫、五海龙王、文昌帝君、魁星、速报神、眼光菩萨、三霄娘娘和药王爷等神祇。 龙凤山庙规模宏大,工艺精巧,依山而建,山势雄伟壮丽,周围风景如画,站在山顶周围十里地尽收眼底,是横山区域保留最好的古代庙宇(寺观)建筑群之一。该庙宇建于何代 [详细...]
    1. 国博到天博 朱炳仁又一铜艺大展即将在天津开展
    2. 朱炳仁 庚彩华服   展览名称:“魅力庚彩跃动河海”朱炳仁天津艺术展   展览日期:2025年5月1日—8月25日   展览地点:天津博物馆四层3号展厅   河海交汇的天津,自古就是流动与包容的象征。即将到来的五月,一场流光溢彩、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铜艺术展将在天津亮相。   5月1日,“魅力庚彩跃动河海”朱炳仁天津艺术展将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以铜为媒,致敬600年津门底蕴,在这一“河海交汇”的城市奏响传统与现代的和鸣。   作为熔现实主义开创者、中国工艺 [详细...]
    1. 考兴亡陈迹,求学术新知——读沙孟海流离巴蜀之作有感
    2. 沙孟海 《延光四年砖》跋 26.7×18.7cm×2 1940年 沙孟海书学院藏 是跋作于1940年岁暮,乃沙孟海(1900—1992)先生为《延光四年砖》所撰跋文。开篇述此砖发现之经过,跋云: 四川江北县红沙碛有抇古墓者,余自重庆市渡嘉陵江就视。前室穹然,殉葬器物悉为人收去,惟棺椁未动。乱砖散地,检取一枚归,文曰“延光四年七月造作牢坚谨”,后汉安帝时物也。 据此,可略知其梗概:沙翁避地重庆时,闻“四川江北县红沙碛有抇古墓者”,遂亲自“渡嘉陵江就视”。既至,见乱砖散落一地,获一“延光四年(125)七月造作,牢坚谨”字样 [详细...]
    1. 《九秩抒怀颂梅花—陈广文作品展》在燕京书画社美术馆开幕
    2. 4月25日上午10时,在明媚的春光中《九秩抒怀颂梅花——陈广文作品展》于燕京书画社美术馆隆重开幕。 老领导贾春旺、陈广文、武连元、强卫、阳安江、李德亮、张志刚、夏潮、段柄仁、赵凤桐、刘海燕、孙安民、池强、沈仁道、朱育诚、黄以云、沈宝昌、牛青山,以及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连经、刘德舟、杨瑞芬、李晖、赵青仲、刘存惠、胡滨、程茂全、王兴家、孙佩杰、田永庆、张建平等200余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著名主持人阚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