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让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
    2.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教孩子们剪纸、织黎锦、跳盘皇舞,文化馆精心筛选项目,学校设计跨学科课程……非遗进校园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如今它正从某些地方“偶尔露脸”的表演秀,变成“扎下根来”的重要课程。 过去,某些非遗项目困于“抢救式保护”的焦虑中,传承人忙着收徒弟,专家忙着录影像,但很多年轻人总觉得这些老手艺和自己没关系。而现在的校园实践,把非遗变成了可触摸、可参与、可创造的“活教材”。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场实践摸索出了一套“非遗教育学”的方法论。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的项目筛选像一份精准的“文化处方”,既要考虑地域特色,又要匹配学生年龄;天津大学的非遗课程对留学生采用文化比对的方法,用风筝进行中外工艺对话;海南五指山相关学校的“3+1+1”跨学科模式,让非遗从单科兴趣班升级为融合多门课程的立体课堂。这些探索证 [详细...]
    1. 到故宫看“神奇动物聚会”
    2. 十骏图·万吉骦轴 清 郎世宁 故宫博物院供图 从五代时期黄筌笔下动作各异、生动活泼的鸟雀和昆虫,到清代郎世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御马“万吉骦”,甚至《山海经》里的诸多瑞兽、怪兽等,都齐聚“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通过“百鸟鸣春”“百兽率舞”“百态生灵”3个单元,展览展出63套共计117件珍贵作品,为观众开启一场神奇动物聚会。 作为故宫建院百年首个动物题材的绘画特展,其主题“万物和生”源自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的《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天下万物凭借各自的和气生长,依靠各自的滋养而 [详细...]
    1. 景德镇陶瓷青花斗彩春碗入藏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 捐赠仪式现场 5月6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将纪念春节申遗成功、亮相央视春晚的景德镇陶瓷青花斗彩——“春碗”正式捐赠给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克龙,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崔素香,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江中等代表共同见证捐赠。捐赠仪式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王辉主持。 王晨阳在捐赠仪式上表示,“春碗”作为传统技艺创新突破的代表之作,承载着幸福、安康、富足等美好寓意,其先后亮相春节联欢晚会与元宵 [详细...]
    1. “国华清雅·侨韵京华”——杨清茨、丁良贵诗、书、画、紫砂艺术展在京举行
    2. 展览现场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5月10日,由北京市东城区侨联主办,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支持的“国华清雅·侨韵京华”——杨清茨、丁良贵诗、书、画、紫砂艺术展在京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程学源,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郭启华,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刘笑伟,作家出版社总编张亚丽,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洪鑫,东城区侨联党组书记李娟,东城区政协专委会工作二室主任张洪亮,《诗刊》主编李少君,《十月》杂志主编季亚娅等出席开幕式。李娟、李少君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以“国华清雅·侨韵京华”为主题,以品行高洁、心系家国为期许,以 [详细...]
    1. 中国观赏石艺术展亮相国家博物馆 尽展大自然鬼斧神工
    2. 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石韵天成——中国观赏石艺术展”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160余方观赏石亮相展厅,尽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如花似玉、虎啸龙腾,或奇崛嶙峋、或光洁温润,展览汇聚了中国观赏石界的主流赏石类型,涵盖岩石类、矿物晶体类、生物化石类、陨石类等。 展览分为“形生雅韵”“趣览万物”“意会春秋”“境观江山”四个单元,将观赏石“形、质、色、纹、韵”鉴赏五要素融为一体,将赏石天然的视觉效果与人文内涵深度融合,展现蕴含在赏石艺术中的韵律之美、生活之美、 [详细...]
    1. 千件作品展乡土情怀 中国美院下乡教学成果展在杭开幕
    2. 5月13日,学生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曹丹 摄 5月13日,中国美术学院(下称“中国美院”)专业基础教学部2025“上山下乡”社会实践教学成果展在浙江杭州开幕。 本次展览以“培根铸魂”为主题,集中展出该校48个班级、近1200名师生前往中国7省14个乡村,历经17天实践创作的千余件作品,涵盖社会素描、田野调查、艺术乡建等多元课程模块。 作为中国美院检验一年级教学成果的重要品牌活动,社会实践教学成果展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充分体现该校“技进乎道”的育人理念。 中国美院党委副书记傅巧玲在开幕式上表示:“‘ [详细...]
    1. 景德镇青花斗彩“春碗”入藏中国工艺美术馆
    2. 青花斗彩“春碗”。 主办方供图 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日前将纪念春节申遗成功、亮相央视春晚的景德镇陶瓷青花斗彩——“春碗”正式捐赠给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在捐赠仪式上表示,“春碗”作为传统技艺创新突破的代表之作,承载着幸福、安康、富足等美好寓意,其先后亮相春节联欢晚会与元宵晚会,与全国人民共同见证和庆祝“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将“春碗”捐赠给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对 [详细...]
    1. “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亮相运城
    2. “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亮相山西运城。晋祠博物馆 供图 2025年,恰逢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成立第4年,为加强黄河流域文物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和联盟创始成员单位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于13日共同举办“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致力打造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文化品牌。 本次“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以“岁寒三友”为主线,汇聚董寿平、柯璜、赵昌燮、常赞春等清代至近现代晋祠博物馆馆藏书画名家的30余幅珍品,涵盖立轴、手卷、折扇等多种形制,分为“松风傲骨”“竹韵清风”“ [详细...]
    1. 故宫画展呈现多彩动物世界
    2.   近日,“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开展。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集中展示动物题材绘画藏品。展览分为“百鸟鸣春”“百兽率舞”“百态生灵”3个单元,精心遴选63套、共计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贵作品,涵盖禽鸟、走兽、草虫、鳞介等门类,名家荟萃、流派众多、技法多样,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4件。很多作品是美术史教科书里的插图,不少为首次展出,令观众大饱眼福。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鲁颖介绍,此次展览的主题“万物和生”,源自战国思想家荀况的《荀子·天论》,蕴含着追求和谐、尊重规律、包容并蓄的价值观。动物题材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不仅表现了历代画家“观天地万物而生意”的艺术追求,也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希望观众在欣赏历代名家笔下万物生 [详细...]
    1. 这场芭蕾主题摄影展,将舞蹈之美永恒定格
    2. 5月10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芭蕾——逄小威摄影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厅)开幕。本次展览精选了著名人像摄影师逄小威拍摄的两百余幅“芭蕾”主题作品,包含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系列、老艺术家肖像系列、芭蕾舞者肖像系列、幕后系列,以及艺术家以虚焦、反转片等特殊效果拍摄的作品。逄小威将流动的芭蕾之美定格在永恒的镜头之中,记录着舞者优雅身姿,诠释着芭蕾艺术优美之韵。 本次展览是逄小威继2017年“中国京剧主题”摄影展、2021年“艺术家肖像”主题摄影展、2024年“中国昆曲”主题展后,第四次将摄影作品在国家大剧院的展厅呈现。为完美地展现芭蕾之美,他深入中央芭蕾舞团、上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98(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