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山东省文联走进淄博开展“文艺两新”基地建设调研活动
    2. 7月23日,山东省文联走进淄博市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两新”基地建设调研活动。山东省文联调研组一行前往沂源县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博山区颜神古镇等地进行调研。 调研组在沂源县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龙子峪、刘家坡艺术乡村参观了编织系结、李怀杰艺术馆、乌峰书画馆、砚台博物馆等文化艺术馆群,深入了解了桃花岛文化艺术乡村的发展模式以及沂河源“艺术活化乡村”的建设理念、建设实践。颜神古镇作为省级非遗街区,众多文创品牌、工艺美术大师、年轻艺术家和手工匠人在此聚集,共同推动着陶琉艺术的发展。其间,调研组与当地代表深入探讨了如何结合淄博本地特色文化和基地特点,探索“文艺两新”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把基地建设成为文艺创作的能量场、文艺惠民的新发地,让文艺浸润每一位群众的生活。 [详细...]
    1. 乌鲁木齐市文联“文艺两新”创作实践基地揭牌
    2. 近日,乌鲁木齐市文联副主席、各协会领导及县文联主席、秘书长在乌鲁木齐县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举行“文艺两新”创作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揭牌结束后,乌鲁木齐县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负责人邀请市文联及市各协会领导参观了山河丝路美术馆,并对陶艺研学、模戳印花布、皮雕、草木拓染、瓦当拓印、木版画、糖画、掐丝珐琅画等功能区及作品进行详细了解。参观结束后,大家表示,将积极发挥协会作用,引入疆内外文艺人才来实践基地创作,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推动乌鲁木齐县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文艺两新”创作实践基地的发展。 [详细...]
    1. 沈鹏书法的诗性表达
    2. 沈鹏自作诗《黄山人字瀑》手迹 于书法领域,“诗”与“书”一体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诗者,天地之心也;书者,心灵之迹也。诗以言志,书以载道,诗书合璧,相得益彰,共同构筑起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沈鹏先生在专业化书法创作越来越普遍的当下,赓续中国古代诗书传统,秉承传统诗性精神,不断探索诗书交融的艺术境界。其身体力行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为当代书法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沈鹏先生的书法创作具有独特而深刻的诗性表达。这一特质贯穿其作品的笔墨线条、空间营造以及气韵流转之中。 “一波三折”之美 [详细...]
    1. 江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文物家底 呵护悠长文脉
    2. 7月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按计划有序推进实地调查工作。连云港市普查队和县区普查队联合行动,选定灌云县龙苴城遗址、西长街大石桥、赣榆区朱爱周烈士墓、文峰塔4处文保单位作为先期试点,进行现场信息采集等工作。普查队员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展开精细调查,并将普查信息及时更新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采集软件系统中,确保普查数据的全面、准确、真实。不仅是连云港,江苏各地“四普”工作均已全面进入实地调查工作阶段。 建立双组长领导机制 1月16日,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对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作了动员部署。 江苏省“四普”领导小组成立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牵 [详细...]
    1. 日本“西泠学堂”揭牌仪式在东京举行
    2. 日本“西泠学堂”揭牌仪式7月31日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西泠印社、香港集古斋、晋鸥艺术学院等单位有关人员,日本文化界的众多人士与部分在日本的西泠印社社员、名誉社员莅临仪式现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有关负责同志与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共同为日本“西泠学堂”揭牌。陈振濂以《中日印学交流与西泠印社新发展》为题作主题讲座,深入挖掘了中日印学交流的深厚历史,展望了西泠印社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前景。未来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的频繁开启,将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在传统文化领域的深入互动与合作,让两国文化交流更加紧密。 作为新时代对外文化传播的有益探索,“西泠学堂”以“中国文化走出去”理念为指引,做出了一系列尝试。2 [详细...]
    1. 宋人的游赏之乐
    2.   宋人的生活,既有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大雅事,也有徘徊于名山胜景,步行于都市园圃的游赏活动,是谓游赏之乐。 游赏的丰富场域   什么是“游赏”呢?“游赏”是古人从事出游、休闲、观光等活动的代称,相近的词语还有“嬉游”“遨游”“赏观”等。这些词语常见于文人笔记、诗话和地方志等文献中。宋元之际的文人笔记中,“游赏”一词描绘的多是近距离的出游活动。这一点,与今天的城市徒步、城郊旅游相似。如南宋《嘉泰吴兴志》载:“郡有苑囿,所以为郡侯燕衎、邦人游息之地也。士大夫从官,自公鞅掌之余,亦欲舒豫,乃人之至情。方春百卉敷腴,居人士女,竞出游赏,亦 [详细...]
    1. 一个老兵留给这个世界的痕迹是什么?
    2. “一个鞋底被磨成这样,一定发生过很多故事”,一位市民说道。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鞋底画的这么大”,另一个市民说道。 近日,上海M50艺术园区杨烨炘艺术中心内,一幅名为《我留给这个世界的痕迹》的油画引发众多市民围观讨论,该油画以一只巨大的解放军鞋底为视角,结合军人证明书、退伍证、失业证等元素,通过对鞋底的特写来揭示一名解放军战士所经历的跌宕人生。 用艺术家杨烨炘的话说,“鞋底是这位军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主要证据,值得被记录”,油画以罕见的视角去观察普通军人的一生,独特的艺术冲击力和真挚的情感打动力 [详细...]
    1. 浙江大学向日本东京大学赠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2. 捐书现场。浙江大学供图 据浙江大学消息,30日,浙江大学向日本东京大学赠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下称“大系”)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晓明向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岛隆博完成赠书。 据了解,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大系”启动于2005年,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古代绘画藏品12405件(套)。其中,国内藏品9155件(套)、国外藏品3250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项目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 [详细...]
    1. 和风满院——名家绘扇作品展将开幕
    2. 前 言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中国书画的载体,向来不拘一格,既有于六尺宣纸上挥洒,又有于丝帛锦缎间留痕,而于面面扇间着墨,尤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好。 书画入扇承自汉唐风流韵致,兴于宋代清雅风尚,盛于明清繁华岁月。扇面书画,与文人意趣勾连,是一种诗性灵气的交流方式,亦折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邃智慧。扇骨为架,纸帛为面,虽尺幅不大,然万里江山之壮美,四时花卉之妖娆,英雄美人之风华,笔笔可陈,处处精妙。篆隶行草、诗词曲赋、朱泥红印,又附开合之间,扇中情思,似言似语,故而一扇在手,千秋勾勒,文心尽显。 “和风满院一一名家绘扇 [详细...]
    1. 专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让流失海外文物回家,吾辈任重道远
    2. 2019年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青铜重器虎鎣,曾经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的藏品,经过百余年漂泊,在多方努力下,于2018年重归祖国怀抱,入藏国家博物馆。 记者 应妮 摄 “我想象着,大唐昭陵的两匹石骏,远在异国他乡,昂首天外,西望长安,何时返程,遥遥无期;我想象着,数以千万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远离故土、欲归不能的怅然与无奈。”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在其最新力作《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的序言如是写道。 日前霍宏伟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他和那些海外中国文物的故事。 霍宏伟专注于汉唐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04(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