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传·真:为劳动者立传——李传真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 著名人物画家李传真首次大型个展“传·真:为劳动者立传——李传真作品展”将于5月25日(周日)14:00在中国美术馆启幕。共展出精品力作45件,观众可近距离领略李传真笔下劳动者的时代风采。 展览以“老一代农民工”“新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新生代农民工”三大群体为叙事主线,通过纸本设色、绢本设色、素描、装置、影像等多元媒介,构建“二维叙事+三维场景+跨媒介交互”的立体观展体验。 四大主题单元层层递进:“筑基·潮痕”以粗粝笔触致敬初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奋斗历程;“守望暖阳”用细腻画笔捕捉新农村留守群体的亲情羁绊;“群像·实录”借素描肖像与文字档案记录 [详细...]
    1. 以个体的生活境况隐喻群体的生存特征,探索命运的真相,社会历史的本质……
    2. 绘画是艺术家对自然社会的情感映像,这种激烈的情动隐含集体力量对自我的激荡,产生个体与他者的灵魂共振。张江舟的新水墨创作涉及当代社会中身体图景的呈现模式,提供思考身份与权力诸多问题的新方式,探索超验现实的绘画机制,摒弃现代主义对国画艺术的标记与定义,探索一条当代水墨创新的路径。 一、人物与情境形成相互关联的新型共生关系,渗透于自然社会机制和经济政治机制,调节事物的隐形强制性。 张江舟近几年的新水墨创作,人物多是闭目沉思,仰天质问,低眉忧叹;或者大步狂奔,无拘无束,形体大小比例失衡;或者几人忘乎所以地缠绵交融,形成流动的团块,分离的断块。画 [详细...]
    1. 从昆仑说起——观肖素红先生作品有感
    2. 昆者同也,从日、从比,让我们从天文学的角度或许可以解释昆的含义,昆是一种普遍的宇宙结构,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中子团,原子束……都有相同的结构,即较轻的质体,围绕着较重的质体旋转,较重的质体居中心。仑者思也,从人下有一,从册。上古人神共居得一以灵。昆之思,即是宇宙源头的思念,人类自从宇宙源头来到地球上居住后就生起了强烈的思念,并产生了回归探索的活动,理解宇宙普遍规律的远古先人,为地球上的人类留下智慧的教导! 昆仑山是神圣中央之山的象征! 日月轮转,昆仑常在。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漂 [详细...]
    1. 研究和亲近自然,山水画的现实生活源泉才不会枯竭
    2. 西海岸意象系列-6 34cm×76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1年 山水画表现要情感天然流露。发于无意者,有禅静之境,一切情趣自然流露无矫揉造作之态。这实际上反映了山水画对“自然”境界的最高追求。 研究自然,是绘画美学的需要。山水画从理念、程式向视觉回归,如何理解自然,就决定绘画会向哪一个方向发展。自然,被人类赋予了精神的内涵,在古代思想中,“自然”的含义就包含着今人所讲的“自由”的概念。 山水写生是我们用视觉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种艺术方式。回归自然与感受自然,决不意味着一般游山玩水的休闲赏兴,而是对自然的艰难的思想和认 [详细...]
    1. “归真——黄少鹏油画作品展”将在广西艺术学院开展
    2. 归真——黄少鹏油画艺术三议 油画的民族化一直是中国现当代绘画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尽管可以开出许多理论指导的良方,但在实践层面的有效性探索却并不是坦途。民族化有诸多途径,最为直观的首先是题材内容的确立,然后是语言风格的转向。对于艺术家来说,题材似乎是最为容易突破的入口,但难于转向的是语言的精神。从绘画的媒介进入语言的本土化改造经历了相当艰难的实践,让一种外来的艺术语言体现本我的特质,对于画家来说,更是其终生奋斗的目标。 本我与真我 讨论黄少鹏的油画艺术,是对其艺术实现路径的本我追寻,艺术家的艺 [详细...]
    1. “一画心源——李一书法展”将在湖北美术馆开展
    2. 前 言 铁画银钩 笔走山川 “一画心源:李一书法展”的举办,是李一书写生涯印记和书法实践成果的一次比较集中的亮相,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表示热烈祝贺。作为他的多年学术同道,我表示由衷敬佩。 李一是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成才和成家的艺术史论学者,在中国美术史和美术理论上有深厚的造诣。他具备坚定的文化理想和学术信念,几十年沉潜治学,敏于思考,为人谦厚,富有公心,在学术上作风严谨而与时俱进,为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美术史论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位长年笔耕不辍的书法家,以全面的美术与书法理论修养为 [详细...]
    1. “绿·万物生——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艺术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作品展”在济南开展
    2.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一缕清风、每一片绿叶都蕴藏着生命的力量。2025届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们以“绿·万物生”为主题,深入探索自然的奥秘,展示他们对生态、生命与设计的深刻理解。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艺术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以“绿·万物生”为主题,学生们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开展文创产品、品牌形象、产品包装、广告传播、信息设计,陶瓷艺术、纤堆艺术、漆艺漆画、影视短片、动画短片等多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创作。青年学子们以艺术设计践行绿色理念,以创新思维推动低碳发展,以匠心工艺传递生态价值,以青春担当回应时代命题。 “绿·万物生”不仅仅是一个主题,更是 [详细...]
    1.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姜宝林现代笔墨艺术研究展”在青岛开幕
    2.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姜宝林现代笔墨艺术研究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平度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市美术家协会、青岛画院、姜宝林工作室现代笔墨研究中心、老姜文化艺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青岛卓琴国立商贸有限公司、青岛金石博物馆、青岛八大关宾馆、遂宁三月美术馆、山东山青锦图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太溪堂文化发展(山东)有限公司、或与非文旅发展(青岛)有限公司、山东谷雨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详细...]
    1. 置根传统 走向现代——姜宝林绘画简论
    2. 姜宝林2020·42号 198x124cm 2020 在耄耋之龄的老画家中,姜宝林是最具活力者之一。他的作品,不但有深厚的笔墨传统,尤其富于强烈的视觉张力。新时期之初,画坛有“南陆北李”(陆俨少、李可染)之誉,姜宝林先后在杭州和北京攻读本科与研究生,主要导师正是陆俨少和李可染。他的绘画,学习前人“师心而不蹈迹”,感受生活“不与照相机争功”。不仅兼容南北之长,而且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艺术语言融通中西,艺术精神不离传统写意,以化古求更新,探索中国画传统的现代转化。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姜宝林已精熟地掌握了传统,开始了个性化和现代化的探 [详细...]
    1. 晋祠博物馆馆藏折扇扇面展亮相福建
    2. 5月22日,由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主办,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承办的“清风雅韵——晋祠博物馆馆藏折扇扇面展”在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设置山水寄情、花鸟醉心、容影随性、诗文咏志、晋人翰墨五个主题单元,展出了晋祠博物馆珍藏的56件清代至民国期间的折扇扇面。 晋祠是中国祠庙园林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是一座集山水园林、古建雕塑、诗文碑刻、陈列展示、收藏研究、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座依托于史前遗址的博物馆,其展陈内容生动地展示了五千年前昙石山人生产、生活的场景。 此次两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举办展览、探索文物交流形式,旨在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31(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