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半,与火热的天气一样,“博物馆热”持续走高。7月以来,古琴、昆曲、西安鼓乐等不同形式的传统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轮番上演;国家自然博物馆策划的“博物馆之夜”活动吸引了大量青少年观众,楼体灯光秀、科普剧、藏品故事会、自然讲坛等14项近220场次的晚间科普活动创意十足……
博物馆已悄然打破传统边界、突破静态陈列,以创新姿态深度融入社会教育体系,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从历史的旁观者转变为文化的参与者。
空间再造
不久前,北京通州燃灯塔下,运河号子与印度塔布拉鼓声交织,拉开了“2025京津冀古建音乐季”的序幕。这场跨越京津冀三地、持续近4个月的活动,在13处文博空间内,以百余场音乐演出、沙龙、市集和研学活动,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以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