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坚守水性特质 把握融合边界
    2.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作品展在安徽省美术馆开幕。展览共收到5265件水彩、粉画作品投稿,经评选,399件作品入选,其中进京作品45件。入选作品展现了5年来中国水彩、粉画创作的璀璨华光,在多样的题材中展现出昂扬的时代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从展厅中可以看到,本次水彩、粉画展作品既有写实的造型,也有写意的笔调;既有众多人物构成的宏大场面,也有艺术家个人体验的新语境。从中可以看到,广大水彩、粉画艺术家在艺术语言形式探索上,积极吸收借鉴国际优秀经验,并更多地把中华优秀绘画传统融入水彩、粉画的语境表达之中。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艺术家锐意创新的朝气活力,既形成新的创作共性,又以个性的诠释拓展了水彩、粉画的边界,呈现出水彩、粉画对材料、技法和手法的突破。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详细...]
    1. 以油画语言的内省和深化来锤炼作品
    2. 油画堪称美术创作的“重器”。用油画语言表现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刻画典型人物形象,是中国油画创作的优良传统。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是对5年来中国油画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共收到全国各地选送的复评参评作品1253件,共选出参展作品697件,其中进京作品95件。入展作品整体呈现出强烈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与多元的探索性。 从展览现场可以看到,许多作品从宏观视野入手,着力表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伟大成就,从“国之大者”的攻关创造到城乡发展的新颜新貌,从科技创新的火热现场到强军建设的壮观景象,展现出社会发展的恢宏气象,时代的脉动扑面而来。许多作品怀人文之思,朝历史深处,聚焦党的百年征程和中国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与代表人物、文化艺术先贤和科学家群体,重在讴歌他们以身许国、奋斗奉献的精神。更有大量作品以微观和日常的视角,表现 [详细...]
    1. 江南园林:山水意象的营造与表达
    2.   山水意象是中国人审美的核心内容,这同中国传统文化对源自个体内在的山水自然精神的追求密切相关。那么,园林如何呈现山水意象?古代文人画与诗词中的山水精神,又如何影响了造园行为?   从孔子“乐山乐水”的论述中就能发现,古人早已体悟了山水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不朽特征。山水在诗歌、绘画和园林作品中逐渐成为超现实的、理想的人居环境,拥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山水意象,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可以产生不同的情境,如在绘画中可产生为画境,在诗词中可生发为诗意,在园林中则显现为园林意境。 从“借景江南”到江南山水   宋代园林是 [详细...]
    1. 苏轼书画精神的千年共鸣——“无尽藏展”的策展思考
    2.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苏轼相遇。他是宋词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是杰出的文学家,其书画理论与实践对中国书画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与影响。   南京博物院的“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览(下文简称:“无尽藏展”)有别于目前国内其他与苏轼相关的“主题文物展”,是一个专题书画特展,展览以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与创作实践为主旨,梳理其对后世中国书画发展的深远影响,旨在以此为主线串联起中国书画从宋代一直到清末的名家名作。主标题“无尽藏”选自苏轼的名篇《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详细...]
    1. 清气应归笔底来——金石书画中的廉洁文化
    2.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鲜明的价值取向。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的思想源远流长,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廉洁文化遗产。   古往今来,廉洁基因不仅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凝聚在一件件文物之中。由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的“印信勤廉——金石与书画廉洁文化主题展”日前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展览以文物为载体,以廉洁为主题,将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有机结合,讲述古代金石书画中的勤廉故事与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印章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仪式化凭信,反映了中 [详细...]
    1. 声声传艺织云霞——从创作口诀赏云锦织艺
    2.    南京云锦素有“寸锦寸金”的美誉。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曾赞美云锦:“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翠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其中一句“孔翠妆花云锦烂”,便是特指南京云锦妆花缎,可谓是对云锦纹样及色织技艺的生动写照。在有关云锦织艺的创作口诀中,有“量题定格”“简便得体”“逐花异色”诸说,这是一代代手艺人口传心授、传承至今的技艺要领,更是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支撑内容。若细细揣摩,或可将过往流传的云锦织艺口诀作为一把密钥,为我们开启这一古老技艺的艺术之门。 1“量题定格”的纹样布局   云锦的 [详细...]
    1. 一图胜千言 新闻漫画的艺术锋芒与时代挑战
    2.   新闻漫画作为传播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巧妙地将新闻报道的即时性与艺术表现力融为一体。不同于传统新闻摄影的客观记录,新闻漫画通过适度的艺术加工和创意夸张,其直观性与通俗性,将复杂的新闻事件和深奥的议题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图画,以富有感染力的形式传达给大众,使读者无需冗长的阅读即可快速把握核心信息。   这种“一图胜千言”,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接收的门槛,无论是学富五车的学者还是初识文字的孩童,都能从新闻漫画中找到共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共赏。因此新闻漫画在普及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增强参与感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力量,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知识与大众,促进了社会的 [详细...]
    1. 大化文章——诗画中的自然审美
    2. 《大化文章:诗画中的自然审美》 徐建融/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收在本书中的这些文字,除《花好月圆—陆抑非先生的牡丹画》一文节选自《陆抑非全集》的前言外,基本上都是近十年间陆续刊发在《文汇报·笔会》和《解放日报·朝花》上的。承蒙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厚爱,予以结集出版,特条理为“花果”“动物”“忆游”“观剧”“尊师”五大类;最后附诗词、图画若干,则大多是没有发表过的敝帚自珍。   这些文字的形成,大多是因耳目游娱自然的景观物象有感而发,当然也涉及人文的景观。自然的景观是造物的创造,又称“造化”“大化”,它是无心的“当然如此”。 [详细...]
    1. 山寺美术馆参观记
    2. 山寺美术馆内景 今年我应友人之邀,与湖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沈琪芳一起走访了刚刚重建的观音禅院,扩建了的常照寺和正在建设中的仁王护国禅寺,作了佛教文化一日游。 在有着近九百年历史,因为有宋高宗赵构题词“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而得名的宋代古刹常照寺,我们惊讶地发现了一座藏在山寺里的美术馆——国画五百罗汉堂。这让我想起了年前刚刚游览过的衢州开化县根宫佛国景区的八百罗汉堂。那里是根雕作品,这里是国画作品,那里的作品出自巧夺天工的匠人之手,这里的作品出自蜚声艺坛的画家之手,各有千秋。然而,根宫佛国在开化县城,已是国家AAAAA级景区,而国画五百罗汉堂藏在山 [详细...]
    1. 朽木可雕或变废为宝
    2. 艺术话题根植于现实,存在于实践,形成于理论。在繁荣稳定的社会当下,艺术盛事接二连三,彰显出不息生机,自然含括了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人们惯以手艺人称之的这部分。 其中,作为民间艺术种类的根雕,已有些历史。就在某些西方人不视其为艺术的时候,20世纪初竟有一智者毕加索对着非洲木雕摇头晃脑、欣赏有加,东西是异国他乡,助其一臂之力,成就风格,放出异彩,其立体派手法即源于此。尽管身边不乏技艺高超的同道,可有几人识得个中门道?是失于眼拙?而我们这里着重说的根雕,一是带着东方民族特有的形意,生生不息于华夏大地;二是彰其形、显其意,稍作辅助加工而已,在略具美感便停下手来,不刻意形似,似像非像、见好就收,其独特性与毕加索眼里的非洲木雕,处处雕琢、样样夸张,拉开了距离。如果说中国画举世注目,那么根雕自有它可观之处。 形之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64(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