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意蕴心象·浙江画院中国画展绽放甬城
    2. 近日,“意蕴心象——浙江画院工笔画所中国画展”在宁波纳得美术馆开幕。这场集结浙江画院工笔画所创作菁华的展览,不仅是一次对传统工笔艺术的深情致意,更是一场跨越古今的艺术对话,为宁波市民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浙江画院副院长余宏达致辞,阐明了展览的初衷和基调,指出本次浙江画院艺术家团队作品走出杭州,在城市间巡展,特别是来到宁波,不仅是艺术上的交流分享,也是唱好文化双城记的实践行动。 随后,艺术家代表张驰以充满诗意的语言阐释了展览主题“意蕴心象”的深邃内涵,认为工笔画作为中国艺术宝库的璀璨明珠,以精微线条与典雅色彩承载文化厚度,更是画家心灵与万物共鸣的桥梁。“意蕴”二字,即在千年文脉之上融入当代人的生命感悟,于方寸绢素间营造出既传统又新颖的艺术境界。张驰深情感谢浙江画院的鼎力支持与王葱葱所长倾注 [详细...]
    1. 苏艺天下 在苏州家门口看名家名作
    2. 钱松喦 红装素裹 113×67.5cm 纸本 197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江苏省美术馆、尹山湖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协会承办的“苏艺天下·家门口看大展——江苏省美术馆典藏名家书画巡展”正在苏州尹山湖美术馆展出,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吴冠中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在此次展览中惊艳亮相。 本次展览江苏省美术馆从馆藏作品中甄选了36位艺术大家的74件作品,通过“其命维新:新金陵画派九老”“碑帖辉映:金陵书法四家”“世纪丹青:20世纪美术名家”三个篇章,展现了近代江苏美术的丰厚成果以及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多元发展。展览 [详细...]
    1. 文艺如何描绘“浙”片绿水青山?在外名家来支招
    2. 6月23日至25日,10名省外浙籍文艺名家受浙江省文联邀请,来到湖州共话主题创作。浙江省文联领导、省文联主席团成员,地市文联主要负责人,湖州、长兴当地领导及“文艺名家计划”“新峰计划”人才代表等出席活动。 此次在湖州举办省外浙籍文艺名家助力浙江文艺发展交流活动,旨在汇聚名家力量,共绘文艺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浙江文艺界努力推进践行“两山”理念文艺创作,推出了一批反响良好的美术、音乐、舞台剧、影视、民间文艺等作品和项目。此次活动中,浙籍文艺名家陈琪、孙丽英、张文海、任仲伦、郑土有对湖州相关创作,分类开展点评指导。柳军、颜全毅、郑全与当地文艺工作者进行互动。 在“名家绘青绿文艺助共富”主旨报告环节,浙籍文艺名家和湖州当地学者分别发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 [详细...]
    1. 巴黎奥赛博物馆在华最大规模展亮相上海浦东美术馆
    2. 让-弗朗索瓦·米勒 拾穗者 1857年 6月19日起,上海浦东美术馆呈献年度重磅国际大展“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PathstoModernity:MasterpiecesfromtheMuséed’Orsay,Paris)。作为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的展览,“缔造现代”展集中展出其核心馆藏精华——荟萃逾百件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法国艺术杰作,涵盖从学院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纳比派等奥赛馆藏中几乎所有重要艺术流派,构成一幅跨越时空、激荡思想的全景式恢宏艺术长卷。 此 [详细...]
    1. 秘色瓷“返乡”,法门寺珍宝亮相浙博
    2.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法门寺博物馆藏 “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位于陕西的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出土的诸多文物,为我们提供了开启盛唐之门的钥匙。 6月24日,“大唐盛世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浙江西湖美术馆启幕。此次展览以“大唐盛世”为时代背景,以“法门珍宝”为核心亮点,汇集了全国7家文博单位的百余件精品文物,旨在通过珍贵的文物遗存,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现唐代高度发达的文明,为江南观众奉上一场穿越千年的大唐文化盛宴。 1981年,历经了372 [详细...]
    1. “绿水青山 诗画杭州——杭州市直机关优秀书画作品展”开展
    2. 6月23日,由中共杭州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华数数字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杭州市文广旅游局、西泠印社集团协办,西泠印社美术馆、杭州图书馆承办“绿水青山诗画杭州——杭州市直机关优秀书画作品展”在杭州图书馆开幕。 开幕式上,杭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阮英致辞。开幕式由杭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袁先立主持。 杭州市直机关文化建设顾问杜高杰、吴静初向入展作品作者代表颁发证书。杭州市直机关文化建设顾问杨西湖、市美术家协会兼市直机关分会主席张子翔向杭州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园文局、杭州文广集团、华数集团等6家市直单位代表赠送《绿水青山诗画杭州——杭州市直机关优秀书画作品展作品集》。华数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汪迎忠,市直机关文化建设顾问宋传水共同开启书画展开幕长卷,此幅画卷由 [详细...]
    1. “初心如翼”浙江群星美术新锐提名展诠释诗画浙江新篇章
    2. “初心如翼”浙江群星美术新锐提名展于6月19日在杭州市西湖区文化馆开幕。展览由浙江省文化馆主办、杭州市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本次提名展汇聚了25位浙江群文美术新锐的47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既有对传统艺术的深入探索,也有对现代艺术的创新尝试。参展作者们用画笔诠释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浙江省群文美术战线的新生力量和无限潜力。 展览开幕式上,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阮静对参展群文美术干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他们为浙江群文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阮静馆长表示,此次提名展不仅为新晋美术干部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体验。此次展览的作品涵盖了油画、中国画、版画、漆画、农民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群文美术干部的心血和智慧。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 [详细...]
    1. 笔墨究竟该“随时代”还是“随古代”
    2.   前段时间,陈传席先生发表了一篇《笔墨当随古代》的文章,明确表示因为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所以他提出“笔墨当随古代”以对之、以强调之,并论述了为什么笔墨不能随时代,而非要随古代的几点原因。全文读罢,总的来讲,对其观点部分认同。   首先要说的是,我以为陈先生大抵没有真正弄清楚石涛所讲的“笔墨当随时代……”这一理论的原意,其实不只他一人,当下太多人也没有弄清楚,就稀里糊涂、人云亦云了。殊不知他们的理解纯属误读,纯属断章取义,石涛完整的那段话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其真正的意思恰恰是反对笔墨随时代的,想表达的是如果笔墨随了时代,赶了时髦,就会跟诗文一 [详细...]
    1. 能“微妙”乎?
    2.   东晋时的“神仙理论”家葛洪也曾客串过文艺理论,他在《抱朴子·尚博》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德行为有事,优劣易见;文章微妙,其体难识。夫易见者,粗也;难识者,精也。夫唯粗也,故铨衡有定焉;夫唯精也,故品藻难一焉。”   很显然,“微妙”,是艺术到了高境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来说,怎样才够得上“微妙”呢?按照葛洪的观点,“微妙”者必定“难识”,也就是俗话说的“看不透”“看不到底”。   西方古典绘画里让人“看不透”的,《蒙娜丽莎》应该算最有名的一幅。傅雷先生对此描述道:“……谜样的微笑,其实即因为它能给予我们以最缥缈、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之故。在这一点上,达·芬奇的艺术可说和东方艺术的精神相契了。例如中国的诗与画,都具有无穷与不定两元素。让读者的心神获得 [详细...]
    1. AI技术:书法展览的创新引擎
    2.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AI技术宛如一股强劲的创新力量,为书法展览这一古老艺术展示形式注入了全新活力,引发了一系列深刻变革。从提升观展体验到拓宽传播边界,AI技术全方位重塑了书法展览的格局,成为推动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蓬勃发展的关键引擎。 AI驱动的观展体验革新 传统的展厅展览,观众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往往只能依靠自身有限的知识储备和现场有限的文字介绍来理解作品。而AI技术的融入,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智能导览系统基于先进的AI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为观众开启了深度了解书法作品的大门。当观众踏入展厅,只需对着导览设备说出心仪作品的名称,设备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57(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