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水火既济 绘凤雕龙——中国书画与陶瓷对话展”将开幕
    2. 中国书法、绘画与陶瓷的融合,是中华文明之瑰宝。书画同源,源于中国远古时代的岩画与仰韶文化之陶绘。中国书画与陶瓷的融合,集中国哲学思想、传统美学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于一炉,经水的洗礼,火的涅槃,塑造出中国文人艺术家对生活本质和美好愿望的追求。 本次展览八位作者,多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画院、美协专业书画家,他们从事书画创作和陶瓷刻绘数十年不辍。各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和书画家数十次前往景德镇和宜兴创作,在继承学习历代大师的基础上,广约博取,兼容并蓄,将书法、绘画、金石、篆刻以各种形式融于陶瓷,追求探索,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发展而努力。 本 [详细...]
    1. 张颖:“书以载道”论——书法研习有感
    2. 录王垿《青岛杂诗十七首》 “文以载道”乃古人作文之原则,作文必须弘道,非道不能成文。中国文字催生了中国书法,书法与文字相表里,文字源于生活体验和思维方式,书法映射书者之文化品位与精神品格。刘熙载曰:“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古人云“书如其人”,古谓之书者乃今之书法,古人以书法体现人之道德修为,使之成为“大道”之载体。羲之有云“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又云“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独特门类,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涵的支撑,即以书载道。若忽视书以载道之内涵, [详细...]
    1. 陈明华·油画 | 全身心投入到情绪的实验中
    2. ▲120X150cm 情绪是一种力量,从某种莫名的转化为有形可触摸的可感,这是情绪变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情绪,我不是抽象地感受这份情绪,而是不断的用工具、身体乃至整个的身心投入到情绪的实验。我不知道情绪是不是可以实验,情绪的材料是什么,情绪又以什么作为实验的催化媒介?画画对我来说是记录,不用刻意去设计结果,我通常会先涂鸦一组或一个系列, 以表达我的意念为初衷的画面,再觅出一幅我认为可以深入表现我当时的境界与的另一幅,为此我使用不同的工具与材料。我喜欢挑战,期待画面出现另类的图像与感觉,不喜欢按部就班,不喜欢重复同样的画面,我可以休息几天但不能 [详细...]
    1. 我思、我画、我在——海晓龙谈山水画的创作感悟
    2. 见山见水(国画)178×58cm×3 2015年 /海晓龙 我 思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可理解为:当我们使用理性来思考时,我们才真正获得了存在的价值;思考可以破除“既成观念”,从而获得真实的存在。在此,笛卡尔强调了思想之于存在的重要意义。 法国画家高更在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中,将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凝聚在具有象征意味的绘画图式中,观者通过画面能够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并发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佛家认为: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存在本身就是因果转 [详细...]
    1. 卢野·油画静物丨小而不小,静而不静
    2. 25x34cm《老三彩》2024年 画小画还是容易的多。毕竟画面的狭小空间无法容纳更多的内容与思考。也许要不了几笔画面也就饱和了,没有几刷子就出界了?一句话,画面的狭小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大制作相提并论。从来还没有这么认真的对待小画,而连续画了些小画才感觉也未必那么容易。小画是相对于鸿篇巨制的一种对比,也是“以小胜大”“以多胜强”的个案奇例。大画气势夺声,视野开阔。小画谨严甚微,笔简意骇,直逼心灵。大画即兴挥洒,一览无余。佛经云:“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喻小中见大,巨细相容,也暗合中国哲学之奥理。画家的“十年磨一剑”的准备与积累,也是大小参半的。 [详细...]
    1. 王文涛:绘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2.   “画画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它给予人自由,只有真正沉浸其中,你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附着上你的情感思想,才有可能将画家的情绪表达传达给看画的人。”青年画家王文涛说。观王文涛的画,猫猫“大福”憨态可掬、温和可人,演奏传统乐器的小鼠俏皮呆萌、充满灵性,红色宫墙下的鹿秀雅灵动、姿态万千,“兔儿爷”门神系列组图颇得传统民俗画之神韵……他的作品总是充满温馨浪漫色彩,画风自成一家、笔法细腻,使人眼前一亮。   王文涛出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自幼年时在父辈的影响下开始钟情绘画,到将绘画选作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再到经过不断沉淀、积累成为一名职业画者,王文涛对于艺术“ [详细...]
    1. “春江与香江”:书法艺术助力文化交流
    2. 白居易《忆江南》 羊晓君   “优秀的艺术表达,能够跨越地域局限,展现出中华儿女共通的情思。特别是在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香港,书法艺术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推动两地艺术家携手深化交流合作。”正如杭州同乡总会常务副会长陈思红以及杭州市富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鹏所说,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巩固和发展杭州“中国书法名城”及富阳“中国书法之乡”建设成果,7月26日至30日,由香港杭州同乡总会主办,浙江省书协指导,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委统战部、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香港杭州富阳同乡会支持,杭州市富阳区委宣传部、杭州市富阳区委统战部、杭州市 [详细...]
    1. 活水源流随处满 东风花柳逐时新
    2. 活水源流随处满 东风花柳逐时新 ——读张锡良《艺术的他律·自律——何绍基与赵之谦》 读张锡良先生新作《艺术的他律·自律——何绍基与赵之谦》,作者关于书法美学的思考和湖湘历史文脉的梳理让人印象深刻。书中关于何绍基和赵之谦两位碑学大家的比较研究,为读者勾勒了清朝道咸到同光时期文人生活的广阔画卷,为清代书法史作了生动鲜活的注脚,为研究湖湘、江浙、北京等地的地域书法艺术发展史和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观念。著作呈现了几个特点:一是小切口,大叙事,旁征博引彰显作者博学多才。二是现代艺术标准,传统书法艺术,评述结合还原书法发展脉络。三是不同人生境遇,相同人格修养,艺术修为体现君子之道。四是不同书法艺术,相同成长环境,观念的碰撞流转构建了有清一代的书法史论的基本走向。 作者 [详细...]
    1. 第二十一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书写“篆书源流”
    2.   49件篆书、篆刻作品,60件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作品以及珍贵拓片、金石题跋、名家篆书精品等历代经典,北京书法篆刻名家的精品力作……在第二十一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现场,百余件书法篆刻精品引来一大批参观者前来观赏,领略古老的书法篆刻艺术所焕发的当代魅力。   8月9日至9月22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书协、首都博物馆承办的“篆书源流——第二十一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受到了首都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引发强烈反响。据介绍,本次展览采取了面向会员定向征集和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两种方式征稿,北京地区广大书家、书法爱好者广泛参与,自5月9日征稿之日起到6月10日截稿止,共收到应征作品655件,最终筛选确定了109件作品入展。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的硕士研究生王希萌从小就 [详细...]
    1. 阐旧邦以辅新命——从《集王圣教序》的时代性浅谈当代书法创作
    2. 集王圣教序(局部)   “时弘福寺寺主圆定及京城僧等,请镌二序文于金石,藏之寺宇,帝可之。后寺僧怀仁等乃鸠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勒于碑石焉。”《集王圣教序》是由长安弘福寺僧释怀仁等人向皇帝请愿得到准许后从官方所藏书迹和民间遗墨中集王羲之书而成,内容一共为五部分,分别为《圣教序》、李治《述圣记》、唐太宗答敕、唐高宗笺答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于唐咸亨三年(672年)刻石成碑立于弘福寺,今立于西安碑林。近二十年以降,关于《集王圣教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体性研究、考证研究、拓本研究、行书入碑、书艺特色以及后世影响。自《集王圣教序》面世之后,很多书法家都曾受到《集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53(s)   4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