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天地心音——金日龙的非具象绘画创作
    2. 金日龙,《岸(四)》,布面丙烯,80×160厘米,2024年。 自金日龙先生开启抽象主义探索肇始至今已29年,他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自称为混沌与秩序,在1998年关于其韩国个展的自述《混沌中寻找秩序》一文中他便谈道:“接受容纳所有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将其带入混沌之中,自己全身心已脱离了具象实物的展现,在现实的精神与物质中行走,此是无为精神的自我痕迹。” 这个阶段对于艺术家而言是一个解构-重构的关键过程,被他称为自我革命的过程,对抽象精神的整理,一方面要寻求现实主义与抽象代表的现代主义的演进逻辑,另一方面东方与西方的 [详细...]
    1. “融·和:丝路丹青——中国画名家海外巡展(吉隆坡站)”开幕
    2. 2025年7月30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融·和:丝路丹青——中国画名家海外巡展(吉隆坡站)”在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系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及中马艺术家、文化界及媒体代表等80逾人出席开幕式。山东画院副院长孙棋应邀出席活动。 展览汇集26位中国画名家的代表作品,涵盖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既呈现传统笔墨的深厚积淀,亦展现融合现代审美的创新探索。此次展览作为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重要项目,是中国与马来西亚艺术界一次深度的文化对话。“融·和”不 [详细...]
    1. 写生自有真性情、写生自有大乾坤——读戴士和老师的画有感
    2. 灯影 2008年 受戴老师的厚爱,作为学生的我有幸能为他的作品写一点文字着实有点受宠若惊。戴老师德高望重,无论人品还是画品早已为国内的艺术界所公认;写戴老师的文章更是不乏,且大多出自于理论和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之手。相较之下,我倒是更喜欢慢慢品读戴老师自己写的那些艺术随感。每当重读《画布上的创造》和《苹果落地》这两本书的时候,里面的文字总会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十多年前跟戴老师一起去写生时的场景中去。如同戴老师跟大家茶余饭后的一起聊天,显得亲切而耐人回味。今天的风景写生在中国已经是遍地开花了,无论写生群体数量还是参加的人数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也诞生了不少以写生为艺术创作的 [详细...]
    1. 文化传承视野下高校中国画教学的策略研究
    2. 中国画与传统文化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重要创作源泉,它为中国画提供哲学思想、创作素材等。同时,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 中国画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同时,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国画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拓展了中国画教学的外延。中国画教学在传统模式中主要专注于技法的训练,而忽视了中国画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文学、诗词、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从而理解中国画画理以及中国画创作规律。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画在世界的绘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原因是它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中国画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创作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因 [详细...]
    1. 山西晋城:从古建热潮到文化深体验
    2. 玉皇庙 “屋子虽小,都是国宝,首次开放,绝不失望”“原汁原味,看着得劲,除了感叹,就是震撼”……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铁佛寺外,负责安保工作的小赵操着一口幽默风趣的高平普通话,用自编的顺口溜化解人们排队的枯燥。 2024年,山西众多古建因作为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地而走进大众视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借“悟空”之名向全球玩家发起“通关召唤”,打造“跟着悟空游山西”IP。在晋城市,铁佛寺的二十四诸天、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实现了旅游接待人数和营收双增长。 今年,“跟着悟空游山西”以全新姿态再出发,从品 [详细...]
    1. 《辽宁省博物馆藏敦煌文献》首发
    2. 8月7日,《辽宁省博物馆藏敦煌文献》新书首发暨座谈会在辽宁省博物馆召开。此次活动由辽宁省博物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 《辽宁省博物馆藏敦煌文献》是2021年至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郭丹编著,基于对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敦煌文献的全面整理,进行甄别、归类、缀合和深入研究,同时结合了敦煌学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绝大多数文献系首次完整刊布,全书共5册,收录文献110余号、图约1400幅。 据了解,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敦煌文献数量达百余号,是国内散藏敦煌文献中内容丰富、质量极高的一批收藏品,其中不乏敦煌文献珍品,对敦煌学、敦煌文献及其鉴藏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 [详细...]
    1. 收藏家向国图捐赠古籍特藏文献3026册件
    2. 8月4日,收藏家刘钢、陈育伉俪古籍特藏文献捐赠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出席并致辞。 陈樱表示,将尽快完成这批文献的整理编目,将其用于学术服务,助力文史研究与文化传承。此次捐赠数量大、精品多,补充了一批国家图书馆缺藏的中外文献,丰富了古籍特藏,展现了收藏家的文化情怀与无私奉献,是社会力量支持国家文化事业的典型事例,对于推动学术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刘钢、陈育伉俪此次捐赠文献达630种3026册件,包括古籍、舆图、外文善本三类。古籍以医学养生、天文地理类数量最多,此外还有数学、儒学、历史、诗文集等类,其中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吴兴周中度刻本《诗集传》未见他馆著录。中文舆图包括天文图、政区图、海图、地志图、图经等多个类别,外文舆图大多为19世纪铜版印刷 [详细...]
    1. 香港展出百余件莫卧儿王朝艺术瑰宝
    2. 莫卧儿宫廷作坊的吊坠、戒指等展品。  中新社记者 侯 宇摄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特展“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精选逾100件莫卧儿王朝黄金时代的艺术瑰宝,并展示中国与莫卧儿宫廷之间的艺术交流。   此次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品涵盖绘画、珠宝、建筑构件、兵器、纺织品、陶瓷等类别。   据介绍,相同主题的特展曾于2024年底至2 [详细...]
    1. 艺藏巅峰 · 传世精品 全球顶尖艺术大师王良虎拍卖专场预展
    2. 王良虎,男,1950年11月生,字添翼,号凯风,祖籍安徽安庆。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书法大师王学仲教授的关门弟子。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客座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顾问。上海榜书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央视CCTV高清晰综艺娱乐频道书画艺术顾问,教育部书法教材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等。《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俄罗斯国立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瑞士皇家艺术学院终身院士,大英博物馆中国首席艺术顾问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名誉主席》等。 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杰出艺术人物奖”,中国 [详细...]
    1. 赵望云:丹青绘抗战 笔墨担家国
    2. 放下锄头,拿起枪来赵望云图片由作者提供    【抗战中的百年巨匠】   赵望云出身于河北束鹿(今辛集市)的农家,自幼经历了辍学、当学徒、亲人早逝的波折命运,在民间艺术与乡土生活的浸润中,悄然孕育出朴素的写实主义情怀。   在抗战爆发前,赵望云的绘画实践已与社会大众的生存状态紧密相连。1928年,他组织“吼虹艺术社”,首次鲜明地提出“走出象牙之塔”的创作理念。在此后创作的《疲劳》《风雨下之民众》《贫与病》《雪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