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2024北京东城民间工艺作品展“天工巧艺”
    2. 8月10日至18日,“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天工巧艺——2024东城民间工艺作品展”在北京“东城区文艺工作者之家”文沁阁书店举办。此次展览由北京市东城区文联和东城民协共同主办、文沁阁书店承办。 本次展览作为“东城文艺+”品牌活动,汇聚了《钟鼓楼》《天坛》《盛世繁“花”》《南湖会议》《傲雪红梅》《二十四节气之夏至蝉始鸣》《一品清廉》等近百余件作品,涵盖了布艺、编织、通草花、毛猴、面塑、花丝镶嵌等多种手工艺形式,还展出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展示交流的部分剪纸作品副本。 这些作品中有以丝绸、凤尾纱等为原料创作的布艺作品,有以线绳为原料的编织作品,有用自然界生物为原材料创作的通草花、毛猴、面塑作品,充分展现了东城民间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和创作激情。 [详细...]
    1. 探本溯源,转化创新
    2.   8月16日,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本源与智新——(中国)西部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天津开幕。展览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设天津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美艺术街区三大展区,展出1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作品,包含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科技艺术、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等作品,探索中国文化内核,展现新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崭新风貌。展览将持续展至9月15日。 [详细...]
    1. “从湾区启航——‘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亮相香港
    2. 8月15日,由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的“从湾区启航——‘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开幕。 “从湾区启航”脱胎于去年在南越王博物院展出的“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原创展览项目。该展览于今年初获得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为了更好地推动提升粤港澳文化认同、增进文化交流,助力推进人文湾区建设,该展览文物展品经重新整合,更名为“从湾区启航——‘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于2024年8月16日至2025年2月1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古物古迹办事处下辖的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 “从湾区启航”是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签署的《关于深化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书》以及广东省文化和 [详细...]
    1. 河北邱县:漫画绘文明 道德入民心
    2.   8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宣传文化中心的廉政漫画馆,看到一幅幅形态各异的漫画或镶嵌在墙壁上,或变身动漫进行演绎,十分生动。   “展馆融入1000多幅廉政主题漫画,将法律法规形象化,很受党员干部欢迎。”廉政漫画馆负责人王立伟介绍,展馆从看、听、思、悟多个维度增强体验,目前已经成为河北省廉政教育基地。   据统计,今年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累计有近3万人次到廉政漫画馆学习。   漫画奇巧生动,视觉冲击力强,在传播上有着独特优势。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漫画)之乡,邱县近年来将漫画创作宣传与公民道德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漫画把无形的文明因子形象化,把抽象的道德建设具象化,助力当地群众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文明之“魂”。   “目前各行业依托漫画宣 [详细...]
    1. 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敦煌举行
    2.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19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 石窟寺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和历史见证。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根据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全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5986处,其中有石窟寺2155处,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和甘肃,还有摩崖造像3831处,集中分布在四川、重庆、西藏和山西。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开幕式上表示,经过70多年的努力,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融“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于一体的中国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成为共识,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甘肃省副省长赵金云介绍, [详细...]
    1. 福建省美术馆联盟成立
    2. 现场合影 东南网8月15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精神,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推动福建省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8月14日,福建省美术馆联盟成立暨全省美术馆专业人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举行。 会议由福建省美术馆馆长邱志军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吴新斌共同为福建省美术馆联盟颁发证书。福建省美术馆副馆长方一珊宣读了《福建省美术馆联盟倡议书》。 中国美术馆原党委书记、副馆长钱林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美术馆馆长罗礼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策 [详细...]
    1. 湘籍画家苏高宇回乡做“成长汇报” 近百幅佳作展现墨韵乡愁
    2. 参观者驻足欣赏画展。记者 邓霞 摄 8月17日,“画意初心 墨韵乡愁——苏高宇作品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共展出湘籍画家苏高宇近年来创作的近百幅艺术精品,以及他为家乡农产业创作的部分文创产品,以艺术形式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此次展出的近百幅书画作品多为苏高宇近年新作,呈现了大写意花鸟画的魅力和画家守正创新、师古而不泥古的特点。画作题材有传统的梅、兰、竹、菊、荷、松等,生机勃发,趣味盎然;也有荔枝、核桃、春笋、蘑菇等新题材,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画作多配有诗文题词,书法功底深厚,文采飞扬,诗文书画,相得益彰。 展览还展出了苏 [详细...]
    1. 百余件晋国文物亮相兰州:讲述六百年霸业历史进程
    2. 展览现场。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 “晋国霸业—山西晋国文物精华展”18日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包括“河汾骄子”“争霸春秋”“余烈三晋”三个单元的展览,精选晋国文物青铜器礼乐器、车马器、兵器等157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9件),展示从“桐叶封弟”到“三家分晋”的六百年晋国霸业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 山西博物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志明说,该展览150余件组展品以青铜器为主,包括了20世纪以来山西的许多重要考古新发现,如:晋侯墓地、大河口、横水、永凝堡等出土精品。展览循历史文脉,荟三晋珍粹,以物证史,展现两周时期的政权演替、制度变迁 [详细...]
    1. 论荆浩《笔法记》中的“六要”观
    2. 【摘要】“六要”是荆浩《笔法记》的重要理论之一,分为“气、韵、思、景、笔、墨”六要素,是对南齐谢赫“六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六要”作为山水画创作的六条准则,涵盖了绘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荆浩;笔法记;六要 气与韵 “气者,心随运笔,取象不惑。”最早对“气”论说的是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也指出:“通天下一气耳。”他们认为,万物都由“气”孕育得出。荆浩十分强调“气”,并阐释了画家在创作时要注重气的流转贯通,将气内化于心,运于手腕,外化于笔下清晰的审美意象。画家在绘画时要以心运笔,笔之所到就是心之所运、气之所动。只有把握住“气”,才能画出山水的生机。 “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韵”这一概念在晚唐之后才逐渐得到重视,荆浩对“韵”的论 [详细...]
    1. 从《书谱》看书法创作的意义
    2. 书,箸也。书写、记述之意。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以毛笔为工具进行书写的造型艺术。书法创作的过程就是利用汉字进行艺术造型。书家在自身书法技艺的基础上注入情感与思考,创作出和谐的书法作品,既是对传统书法的创新,又是性格情感的外化。东汉蔡邕《笔论》中云:“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散怀抱,就是抒发情怀,任情恣性,就是放纵自己的性情。由此可见,书法创作可以体现书家的情与思,渗透着审美情趣与情感意识。 谈到书法创作的意义,笔者认为一是传统书法创新说,一是书法创作性情说。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谈到孙过庭的《书谱》。《书谱》文书并佳,文词简练优美,立意层层递进,不仅是一部草书法帖,而且是一篇相当精辟的,集初唐及前代书法理论之大成且富于创新的名篇,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瑰丽篇章。 书法创作的意义在于创新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10(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