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国家图书馆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展开展
    2. 8月12日,“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国家图书馆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展览系统展示了国家图书馆自2012年启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以来,在抗战文献抢救、整理与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整理出版成果《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史料丛编(一九二〇—一九四九)》(第一辑),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前后、中央苏区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报党刊,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提供更为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截至2025年7月底,国家图书馆已经完成抗战文献整理出版成果60种,合计2714册。此次展览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展出,将持续至2025年10月15日。 [详细...]
    1. 一座走出“深闺”的高校博物馆
    2.    【文化中国行】      “你知道吗?青岛这座高校藏着一座宝藏博物馆,让我们来看看它有哪些镇馆之宝!”   “这里很美,出门见海,学校食堂还对访客开放!”   “这是一个人少好逛的博物馆,也是周末遛娃好去处!”   …………   进入暑期,在众多新媒体平台上,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成为广大游客力荐的游玩好去处。   “博物馆建筑面积4.08万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目前有‘百年学府——山东大学校史展’‘文韵齐鲁——山东大学文物考古成果展’‘生存·探索——恐龙与人类’等7个常设展览和多个临时展厅。”山东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肖贵田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正努力打破高校博物馆的“深闺”围墙,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 [详细...]
    1. “春起万物生——王克举纸本作品展”将在北京开幕
    2. 方圆美术馆联合艺术家王克举,将于8月17日举办“春起万物生——王克举纸本作品展”。本次展览汇集艺术家王克举近年创作的纸本绘画作品,生动呈现其在绘画语言上的独到思考与个性化表达。 我喜欢面对自然中的山川、自然中的所有生命,并不是出于猎奇去画那些和那些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情趣,我总感到,在这些表面的背后,有一种人类最纯朴的和最本真的生命力的东西在吸引着我,我不能确切地说是什么,但却能感受到一种贴近你的呼吸。 ——王克举 王克举近年作品又显新的气度。山水草木的辉煌缤纷掩映披离一 [详细...]
    1. “问瑶——陈斋邝以明诗书画印作品展”将在广州开展
    2. 8月12至24日,由西泠印社、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州市海珠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画院、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主办,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十香园纪念馆承办的“问瑶——陈斋邝以明诗书画印作品展”将在十香园纪念馆(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怀德大街3号)开展。本次展览由刘志辉、陈烨共同策展,于8月15日(周五)下午3:00举行开幕仪式。 前 言 诗、书、画、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四种表现形式。自宋代文人画滥觞以来,四者常常结合在 [详细...]
    1. “雅正气象(第四回):笔墨与时代——2025当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2. 探求艺品之“雅”,坚守人格之“正” 根植生活、表现时代,以艺品展现人格,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展现精神品格的重要标准、面对时代风尚的最好回应。 这个暑假,走进港城,赴一场中国画与时代的深度对话! 秦皇岛龙玺美术馆年度展览“雅正气象(第四回):笔墨与时代——2025当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将于2025年8月24日隆重启幕。本次展览由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于洋教授担任策展人,在2025年的秦皇岛之夏,邀请马锋辉、王伟平、王珂、刘万鸣、任惠中、张谷旻、祁海峰、范存刚、屈健、岳黔山、贾广健、徐里、徐恒 [详细...]
    1. “周京新画展”将在洛阳美术馆开展
    2. 前 言 当代水墨画坛艺术创作观念奇谲而林立,多元而共生。周京新先生以其凝练澄澈、书写纯粹的艺术语言,自成一格,独树一帜。他在艺术探索之路上,追求经典,汲取精华,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在重构当下的同时不断突破自我,通过将图、形、笔、墨的关系巧妙融合并适度打破,深入地挖掘物象的内在质感,精心演绎了空间关系,呈现出耳目一新的艺术景观。他的水墨创作不仅极大地传承与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艺术风貌,也为当代水墨的审美走向注入了全新活力,更为当代水墨艺术的创作开拓了新的路径,并形成了极具表现力与鲜明辨识度的“水墨雕塑”语言。“水墨雕塑”这一学术术语的凝练与概括,深刻展现了他在当代 [详细...]
    1. “大墨至真——邢少臣中国画展”将在京开展
    2. 邢少臣,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主办: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 协办: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 赞助:北京国盾卫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展期:2025年8月15日-8月30日 开幕:8月15日下午16:00 展览地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书画频道美术馆 [详细...]
    1. 京城八月研学热 博物馆里过暑假
    2. 八月的北京,蝉鸣声中涌动着孩子们的求知热情。8月8日,2025北京博物馆季研学月启动仪式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举办。研学月以“博物馆研学 开启求知新旅程”为主题,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活动将贯穿整个8月。“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研学活动,切实推动博物馆资源与教育资源深度融合,让青少年充分感受博物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褚建好说。 研学路线串起京城文化明珠 研学月启动当天,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中轴寻宝 文脉古今”博物馆研学主题游线,引起广泛关注。“中轴寻宝”“鼓韵新声”“古今漫游”3条主题线路如同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中轴寻宝”线路带领青少年穿梭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大红楼、北 [详细...]
    1. 不完整的文物“说”完整的故事
    2. 黄 卓 绘制 回归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从天龙山石窟佛首在3D打印洞窟中重现风华,到圆明园石柱在故土诉说百年沧桑,再到虎鎣巡展点燃民众对青铜文明的热忱,每一件文物的归途,都映照出国家从积弱到强盛的变迁,每一次创新展陈,都让历史的记忆更深刻地融入民族血脉。它们的回归与展示,不仅圆了“流浪文物早日回家”的愿望,更在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征程中,汇聚起传承文明、面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愿流浪的文物早日回家。”在河北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尾声的留言墙上,贴着一张小朋 [详细...]
    1. 汉镜铭语
    2. 《说文解字》称:“镜,景也。”这里的“景”,原是双关,既为“影”,照见高髻上的金色步摇,也照见荆钗布裙的素面朝天;亦为“境”,镜中美丽的倩影是流动的风景,镜背纹饰里亦藏着大千世界。铜镜的两面,一面平整光亮,映照世间万象,构建缤纷生活;一面蕴藏精彩故事,饱含制造者的匠心与智慧,均值得细细品鉴。那些出土铜镜,从来不是冰冷的文物,而是时光的琥珀,把当年的月光、炉火、笑靥,还有汗水,都封存进器物中。 案头摆着一本西汉出土铜镜图录,封面的隶书题签简洁素净,摸上去有细密的肌理,像触摸着两千年前的铜镜包浆。拆去塑封,油墨漫出草木气,散发幽幽的香韵。打开细翻,镜上的纹饰似乎活了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