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画家孔奇丨寻常见诗意 赤诚铸匠心
    2. “欣赏他的山水画,你会产生‘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那份物我两忘的优雅情怀。”这是原湖北省文联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对孔奇画作的点评。 我们都知道孔奇以人物画成名,兼作山水、花鸟,他以传统的笔墨演绎现代的风格,以独具一格方式展现自然灵秀和人间至美,一幅幅充满鲜活气息的作品中,扑面而来的是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力,以及热爱生活、关注普通群体的质朴情怀,影响社会各界的重视。 大朴不雕,大美壮哉。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国际艺苑、中央电视台、中国台湾国父纪念馆和一些国家 [详细...]
    1. 止水澄波——写在沈光伟·郭琳琅师生作品展之前
    2. 郭琳琅是沈光伟老师最特别的学生,二十多年来陪伴师侧,早已超越简单的师生关系,亦如家人、朋友,常常出现在沈老师画中的题记里。如今与老师联袂举办画展,相资相摄,同向而行,可喜可贺。 沈老师将展览的主题定为“咬定青山”,大约是看到了郭琳琅那份义无反顾的“初心”,不可阻挡地回归心灵的颖悟,他的学生不再有自我分割和自我阻塞,不再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寻求自己的悟性,一心一意地通过绘画切入生命的本质。 他尊重他的学生——在不同境遇坚持作画的是一种品质,一时放弃,寻求生活的经验,同样保有对艺术的惦念——毕竟,每个人精神养炼的方式和程度都不同。 [详细...]
    1. 一笑一颦尽显韵味,几笔水墨形神兼备
    2. 刘骁纯先生 33x33cm水墨 2022年下半年,我时常在家不能出门。因而,有了大量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于是,我便利用这些时间开始写书,撰写了一系列与我的成长历程密切相关的人物。无独有偶,就在我陆续以散文形式书写各色人物的同时,画家袁文彬也在用水墨材料刻画一些批评家的肖像,他笔下涉及到的不少人物,都与我的写作对象不谋而合。因此,我向袁文彬提出,想借用他画的几张肖像,作为我这本书的配图。不想,袁文彬满口应允,不仅将已经画好的肖像全部提供给了我,而且还答应为我书中写到的其他人一一配画。这让我喜出望外,得到了更多写作的动力。我想,有袁文彬加盟到我这本书中,以他的妙手丹青 [详细...]
    1. 张志民指墨·聊斋系列丨指掌蘸墨写春秋,满纸烟云浸鬼愁
    2. 指掌蘸墨写春秋, 满纸烟云浸鬼愁。 若问原心何至此, 拈花不语对野鸥。 ——题记 如果说《丘壑无言》系列是张志民先生山水画的第一个“高地”,营造浑厚而雄迈的意境。《北山家园》则是他以家国情怀,对破坏环境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指墨《聊斋系列作品》则把中国山水与传说中的山妖、神兽等怪诞传说糅合在一起,突破前人指墨作品拙趣、奇趣等审美趣味的追求,不仅在以古拙线条,寓巧于拙,自由畅快表现生拙之美;且能杂糅各种墨法、笔法,在可控与不可控的绘画过程中求得意外 [详细...]
    1. “博物知旅”引领观众拾慧古今
    2. 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夏令营吸引了众多小朋友 南京博物院供图 恢宏壁画、风雅青瓷、丝路珍宝……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正在展出,300余件(套)珍藏异彩纷呈,通过“南北并峙”“胡汉融合”“中外交流”3个单元,呈现南北朝文化艺术之美,引起观众热烈反响。 近年来,“博物馆+旅游”将体验式文化教育与旅游融合,让普通的旅游观光上升为更高品质的文化体验,受到人们欢迎。面对人们的新需求,江苏文旅精心策划,于今年暑期推出2024“博物知旅”活动季,涵盖“博·览”“博·学”“博·雅”“博·韵”四大系列千余项特色活动,并发布10条 [详细...]
    1. 到陕西临潼感受秦风唐韵
    2. 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游客欣赏跪射俑。 王三合 摄 “开宫门,迎贵宾……”近日,骊山脚下的陕西华清宫景区望京门前,气势恢宏的大唐迎宾礼正在上演,“唐宫侍女”手提宫灯,“唐玄宗”“杨贵妃”盛装迎接游客的到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在华清宫乐善亭,唐代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美妙绝伦,令游客陶醉其中。 “唐玄宗李隆基精通音律,擅长羯鼓,我们在园内看了乐舞表演后,就带孩子参观了梨园遗址博物馆。”四川游客陈女士说。位于华清宫内的梨园遗址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展示唐代梨园艺术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承载着绚丽多姿的唐代乐舞 [详细...]
    1. 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发展之路
    2. 北京居庸关长城城楼 本报记者 刘海红 摄 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的回信,高度肯定了他们自发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的可贵精神,并对长城保护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极大关注,掀起了新时代长城保护的新高潮。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1987年成为我国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的回信中强调:“长城 [详细...]
    1. “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展”走进新疆喀什
    2. 8月20日,“大道之行——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博物馆开展,开启为期3个月的巡展。此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好革命文物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独特作用。 展览立足山东革命文物精品的挖掘阐释和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精选山东最早流传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等珍贵革命文物34件(套),彰显齐鲁文化的凛然风骨和沂蒙精神的浩然正气。 配合此次巡展活动,还开展了赠送红色书籍、专题讲座及丰富的社教活动,深化了文博工作交流合作。 下一步,鲁疆两地将以举办此次展览为契机,持续深化工作成果,不断丰富载体、拓展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加快推进文化润 [详细...]
    1. 三方合作推动古籍保护与利用
    2. 为进一步加强文物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月20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二期启动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成果集》同时在现场发布。 2021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字节跳动三方共同开展“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该项目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和古籍活化利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持续推动社会力量助力古籍保护工作,三方再度联合启动二期项目。在修复项目方面,计划重点修复国家图书馆藏现存最早版本的元大德三山郡庠刻本《通志》、北京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以及舆图、 [详细...]
    1. 五十载成果丰硕 马王堆研究再出发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8月17日至20日,以“马王堆汉墓文物、汉代文化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数百位国内外专家围绕马王堆汉墓文物的保护研究、活化利用、文化传播展开深入探讨,并交流了最新成果。以考古发掘50周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对马王堆汉墓进行研究,开启了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崭新篇章。 摸清马王堆汉墓家底 1972年至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打通了人们走进西汉文明的入口。墓中出土的700多件亮丽漆器、2万多件精美纺织品、13万多字的简帛文献,再现了鲜活的汉代生活场景,展示了当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0(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