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中国现代木刻艺术的 “来时路”——读《无声的呐喊:鲁迅评版画选集》
    2. 《窗》陈烟桥作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馆藏   鲁迅研究专家朱正所编的《无声的呐喊:鲁迅评版画选集》一书,近期由岳麓书社出版。这本书收录了鲁迅写给木刻创作者的54封信件原文与百余幅相关版画图片,并将信件与图片一一对应。附录的长文,梳理了鲁迅与版画运动的历史渊源,试图带读者领略近一个世纪前中国现代木刻运动兴起时的图景。笔者以为,这本书的出版,很有必要。   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大致以鲁迅于1931年8月17日至22日主办的暑期木刻讲习班为起点。除了办班之 [详细...]
    1. 艺藏巅峰 · 传世精品 全球顶尖艺术大师汪国汉拍卖专场预展
    2. 汪国汉,男1941,1月生。安徽绩溪人。艺术特长:书法,能书五体。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顾问,联合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中国诗书画出版社长,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五体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艺术博览馆副馆长,中国文艺家交流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获联合国艺术终身成就奖,世界艺术奖,人类文化贡献奖,世界教科文贡献奖,世界艺术金皇冠奖,爱因斯坦世界文艺奖,全球艺术投资巅峰奖,国际艺苑金圣奖,首届世界华人文艺先锋奖。在国内获一百多项金奖。被联合国授予文化艺术勋章和国际文艺十大传奇人物,国际文艺泰斗,百年文艺巨匠,世界十大艺术大师。被法国皇家美术学院授予美术学博士学位,作品被法国大皇宫美术馆收藏。被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进行艺术专访 [详细...]
    1. 艺述事博物集蓬皮杜中心主题店山东首店正式启幕
    2. 8月28日,济南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英美烟草公司济南分行旧址迎来历史性时刻:艺述事博物集蓬皮杜中心主题店山东首店正式揭幕。这场以“百年商埠 艺述新生”为主题的盛会,汇聚了政企领导、文化学者、行业代表与艺术爱好者,标志着这一百年工业遗产经过系统性保护与更新,焕新成为融合艺术展览、文创零售与公共美育的文化新空间。 01/ 启幕见证新生: 百年建筑开启艺术新篇 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孟庆顺,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骁瑞,济南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明达,集团党 [详细...]
    1. 重识巨匠:许铁生与中国现代艺术的南洋之路
    2. 他与赵无极同窗,却毅然南渡新加坡; 身为林风眠弟子,更成为一代艺术启蒙者。 许铁生首次大型回顾展,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引言:历史的回响与重构 2025年8月,《重识许铁生》展览于新加坡品艺画廊隆重开幕。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对艺术家许铁生(1914–1997)艺术生涯的全面回顾。展览将展出其绘画、木刻、雕塑等五十余件作品,并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档案,力图将这位长期被遮蔽的艺术家,重新置入中国与新加坡现代艺术史的双重语境中。 [详细...]
    1. 2025聊城市青少年书法大赛作品展开幕
    2. 8月27日上午,2025年聊城市青少年书法大赛作品展在聊城书画艺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的作品为2025聊城市青少年书法大赛各组别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作品、入展作品等共计296件。 本次展览中的书法作品,风格尽显、精彩纷呈。真楷的方正端庄、行草的飘逸灵动、篆隶的古朴厚重,无不彰显着聊城市青少年的书法热情和蓬勃朝气。作品中的经典诗词、名人语录、爱国名篇,都诠释了他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的青春正能量。 [详细...]
    1. 两岸博物画大师联展在浙启幕 共绘自然之境
    2. 8月28日,展览现场。(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8月28日,“徜徉自然之境——大师们的艺绘人生与博物情怀”画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开幕。本次展览共汇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孝濂与中国台湾第一代生态艺术家、亚热带生态艺术协会荣誉理事长杨恩生的代表作100幅,是浙江自然博物院馆藏博物画的一次集中展示。 博物画是一种融合了科学观察与艺术表现的绘画形式。它不仅精细描绘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更是一种记录生命形态、探索自然奥秘的方式。 根据题材的不同,博物画可分为两类:一类侧重描绘物种形态特征,注重科 [详细...]
    1. “心本无尘——王圣松雪境油画展”将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展
    2. 前言 “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中国历来学艺有着重师承的讲究,高等艺术教育中更需要“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河南大学的专业美术教育有着名师领军、德艺双馨、带动师生跟进的学院传统。20世纪50年代始,河南大学美术专业初建时就汇聚了一批国内著名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历时70余载,建构了老中青结合、凝聚方向、传承有序的专业教师梯队,培养了数量众多,代表中原风格的高水平美术人才,为中原地区美术文化及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天的美术学院秉持传统、继往开来,拥有本、硕、博完备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坚持国内一流和区域引领的发展 [详细...]
    1. “剑胆琴心——王利军艺术馆开馆暨中国画作品展”将在青岛开展
    2. 前言 在美术的发展历程里,中国画本身就是在逐渐地交融与创新,而艺术的表现形式始终会跳动出生命的节奏,因追求生命的美感意义而达到一种境界。王利军的人物画关注时代声音,笔墨赋予的诗意与激情,往往增加了审美高度,应和了他深厚的绘画技法与功力。所以人物绘画中的线性把握与动态尤为重要,确切地讲,观赏一幅人物作品,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动作协调是关键。所以他的人物绘画多数来源于生活,唯有让人物在写实与意象间催生出无尽的诗意与激情,才会在艺术的探索中寻求到时代的美感。客观上说,王利军长期生活在军营,对当代繁杂多变的艺术表达有着如此宽泛和厚重的技法,足见他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又作过多少 [详细...]
    1. “江南诗性——刘毅 郑文 王客作品展”将在上海开展
    2. 诗性的魅力 《江南诗性:刘毅、郑文、王客作品展》将于8月30日在上海芊荷艺术空间拉开帷幕。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刘毅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郑文、副教授王客将共同推出近期创作的30多幅洋溢着丰厚蕴藉的江南诗性的书画作品。 金陵与上海,同临长江,地属江南。一为六朝烟水浸润的沧桑古都,一为江海交汇孕育的摩登之城,看似气质迥异,却在文化诗性的深层脉络中共享着江南文明的基因密码。两座城市以水为魂、以诗为韵、以雅为趣、以变为脉,共同编织出跨越时空的精彩的艺术长卷或艺术片段。与两座城市紧密相联的刘毅和郑文、王客三位中国书画艺术家,此次又以各自的新作, [详细...]
    1. “杜小同”展览将在浙江美术馆开展
    2. 杜小同的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旨在抵抗和消解外在具象形态对想象力、表现力的束缚。作品并非简单化地再现自然,而是通过记忆与想象,提取物象的精神特性,并将其内化为多元文化的视觉经验,凸显出艺术家独特的心境。 杜小同的作品视点因心游移,意境愈加绵邈,切近超然旷观、物我无间的境界,实现了自然空间至艺术空间的转化。画面中的海、石、人等,经由创作者主观构型赋彩,隐秘地延展出未曾尽表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形成了一个蕴藉自然、真气弥漫的精神空间。 此次画展作品共计40件,创作时间跨度4至5年。作品不仅展现了水墨艺术的创新意识,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