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滴翠——李恩成作品展”将在济南京行艺术馆开幕
    2. 前言 夫丹青之妙,贵在师法造化而心源独运。恩成无疑深谙此道,他澡雪灵府,独出机杼,其笔下野卉葳蕤,草虫抖擞,清新雅逸而骨质内涵,其笔墨间自有一股柔韧之力,若春草破土,生生不息,飒然而为当代花鸟之高标。 余观恩成作画,在以形写神同时,尤重画外神韵,象外真意。他以野性为骨,诗意为魂,其笔下花草略过暖房之娇蕊,独钟阡陌之蔓生。红蓼倚岸,菖蒲临波,鸭戏清涟,鱼潜藻荇,一派天然之趣跃然绢素。其用色多取浓绿淡赭,似月下霜华,朦胧蕴藉;构图则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影动而神凝,恣肆而含章。至若《芳华》,更是野卉纷披,藤蔓纵横,尺幅间绿意倾泻如瀑,墨彩洇化 [详细...]
    1. “千里秀色 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将在西安启幕
    2. 凤美术馆将于6月7日荣幸呈现2025年度吉林省省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千里秀色 · 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 作为东北表现性油画领军者,王建国先生以百余件力作构筑一场跨越山河的视觉叙事,从黑土地的深沉咏叹到丝路的千年回响,从红色热土的英雄史诗到时代气象的写意抒怀。 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学术主持,集结艺术家十年行走中国的创作精华,邀您见证写意油画的中国气派。 展览前言 “千里秀色——吉林油画巡展”作为“风拂大地”系列展览的第二阶段,其命名深契王建 [详细...]
    1. “江南烟云——夏吉宏水墨作品展”在济南开展
    2. “江南烟云——夏吉宏水墨作品展”6月5日上午10点在济南大众传媒大厦4楼齐鲁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著名画家、苏州工艺美院教授夏吉宏先生精心创作的50幅水墨佳作,系统梳理其独特的艺术探索之路。 夏吉宏教授的艺术旅程始于对水墨传统的深度耕耘,更以开阔视野吸纳现代艺术精髓,终成其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的艺术风貌。他的灵感源自自然与都市的对话、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是一首“现代水墨的诗意交响”。在其《都市水墨》系列作品中,他将霓虹之蓝、金属之灰、暖意赭石精妙融入水墨基底,于黑白韵律间捕捉都市的繁华与疏离。在《太湖写生》作品中,他以简逸笔触勾勒水色空濛。在《意大利街景》 [详细...]
    1. 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启幕
    2. 6月5日,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启动。科技月以“玩得转的科技 摸得到的历史”为主题,旨在推动科技与博物馆深度融合,创新博物馆科技应用场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跨界资源协同创新”的战略平台。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和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作为2025北京博物馆季重点打造的核心板块,科技月将构建“政府主导、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深度整合全市博物馆与科技资源,通过“博物馆+科技”跨界融合手段,特别注重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文化参与门槛,运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能,实现文物“活”起来的文化传播目标,推动北京博物馆季成为全民共享的城市节日。 科技月将举办多场博物馆科技展示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博物馆+科技”的魅力。国家自 [详细...]
    1. 第八届北京大学生人物造型设计大赛决赛举办
    2. 6月1日,第八届北京大学生人物造型设计大赛决赛展演暨颁奖仪式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举行。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蜕变”,分为时装设计、人偶造型设计、数字人物造型设计和戏剧影视人物造型设计4个组别。经过历时4个月的初赛和复赛,69组参赛作品以成衣走秀和影像的形式展现在决赛的舞台上。最后,由20位评审现场对69组作品进行公平打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其中北京服装学院的作品《机械飞升》获得一等奖。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李惊涛表示,大赛始终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融的核心理念,构建了“传统文化活化+前沿科技应用+产业需求对接”的高校创新培养模式。特别是本届大赛新增的数字人物造型设计板块,推动了数字建模与艺术表达的深度融合。大赛聚光灯下,众多优秀作品凝聚着对中华美学的 [详细...]
    1. 盛开在宋画里的牡丹
    2.   日本知恩院藏有一幅宋代《牡丹图》,画上共12朵盛放的牡丹,尺寸超大,花色各异。盛花器皿是一只类似簋的金色青铜器,器形圆满端庄,纹饰线条饱满,连拉环都被画成满圆,材质似为青铜,也可能是金。花朵插放与花器呈“品”字偏圆形布局。细密的绢丝虽已褴褛,但其静穆而雍容华贵的气质仍令人震撼——它是传世牡丹图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   这幅画没有落款和印章,缺乏直接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故少有人能说清其陈年往事。但其细节独特而丰满,纵使后世艺术家想象力再丰富,也无法杜撰出如此天衣无缝的完整性。从诸多线索推断,它应出自宋朝名家之手,定制者或为身份非凡的官员,甚至可能就是某 [详细...]
    1. 首次考古证实史前存在母系社会
    2.   人类社会最早是母系氏族社会,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进步才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然而,此前有关母系社会的遗传学线索,最早仅可追溯至欧洲的铁器时代。更早期的史前是否真实存在母系社会?我国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关键的东方证据。    记者从5日于山东济南举行的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发布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国研究团队首次以分子遗传学证据,实证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具体结构,此项成果为国际学界提供了首个基于系统遗传数据确证的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模型。这项研究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等联合开展,相关成果已于4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近年来,得益于古DNA技术的持续突破,研究人员得以在古DNA普遍降解的背景下,重建古代人类遗骸之间高分辨率的亲缘关 [详细...]
    1. 墨香有棋堪称道,高山万仞去攀登
    2. 墨香有棋堪称道,高山万仞去攀登 ——记知名围棋书法家刘平先生书法艺术鉴评 在书法家刘平先生专家艺委会书法鉴评会上,艺委会几乎所有评委,给予刘平先生书法艺术很高评价,赞誉好评,其鉴评词如下:唐篆神韵风骨在,围棋入书有乾坤。高雅境界皆可颂,笔墨千钧可传神。墨香有棋堪称道,高山万仞去攀登。刘平先生每天用大量的时间读帖、习帖,以其睿智和勤奋,潜心研究书法艺术和围棋大道,他的篆书有古法神韵,并且将围棋和书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自成一家的艺术造诣和道法建树成果。他的书法功力已经跻身于当代大家行列。他不仅仅是中国围棋悟道者,同时他也是一个以围棋思想指导书法创作的艺术大家。填补了围棋与书法相互结合链接创意的艺 [详细...]
    1. “无人之境——田卫平绘画作品展”在贵州开幕
    2. 5月30日下午,“无人之境——田卫平绘画作品展”在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学术支持,中国油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联合主办,北京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中国油画》杂志社、贵州油画学会、黑龙江省油画学会协办。 本次展览将从2025年5月30日展至6月29日 [详细...]
    1. “山痕水迹——顾黎明个展”将在上海开幕
    2. 此时此地是最真切的,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当下仿佛都是全新的。但追根问底时可以发现:当代人的文化模式的“源代码”,是轴心时代就已经奠定的。古老的灵魂从未消散,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只是不断变换着新颖的表皮。 当下匆匆逝去,转眼已是过往。顾黎明在更为宏阔悠远的意识中来看待过去、今天,并遥想未来。作为学者型的艺术家,他在文化考古式的工作方式中,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和观念框架,在其中跳跃变动的,是心灵深处的秘密,在心手相连的绘画方式中袒露出来。 具体而言,他在构图、材质、形象和笔触中利用触觉和借喻,把自己在每一个“当下”的心灵状态,放到长阔高深都无力测透的浩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