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山痕水迹——顾黎明个展”在上海开展
    2. 2025年6月13日, “山痕水迹——顾黎明个展”在上海春美术馆开幕,展览聚焦顾黎明近年来的系列作品“山水赋”,展品涵盖油画、水彩、综合材料及装置等,共计一百余件。此次展览作为“上海黄浦区公益性文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由杜曦云担任策展人,主办方春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此次 “山痕水迹——顾黎明个展”的新作可以看到,与早前形成的“汉马王堆”系列,“门神”系列,“佛造像”系列,至近几年的“山水赋”系列和“四门塔”系列形成了他的艺术观念与语言流变的脉络。从近年来的新作品“山水赋”系列,也可以看到他始终是把握非单一的叙述方式,强调多重语言和文化符号的碰 [详细...]
    1. 坐对西山:文徵明的京居岁月
    2. 文徵明山水扇 故宫博物院藏 明嘉靖二年(1523年),文徵明在累试不第之后,以受荐途径获得出仕机会。这年春天,他从家乡苏州启程,前往北京。 临行前,其同乡兼好友祝允明赠诗表达祝福,诗中写道:“奇珍不横道,遄为宗庙用。”祝允明很能明白文徵明出仕的意义,因为和他一样,好友得到这样的机会并不容易。文徵明自志学之年至天命之年,淹蹇科举应试之途三十余载而不得一第。此番进京,既得遂平生志愿,不负其官宦世家期望,也是其施展经国济民抱负的最后机会。毕竟,这一年,文徵明已经54岁,而且体衰多病。事实上,进京前的整个冬天,他都在生病,连续卧床三个多月,坊间甚至 [详细...]
    1. “墨彩新象——新水墨艺术展”在深圳龙岗启幕
    2. 展览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6月14日,“墨彩新象—— 新水墨艺术展”在深圳市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启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担任指导单位,深圳市中国画学会主办,中国国家画院邹明工作室承办。作为中国新水墨先锋展览,展览汇聚了34 位艺术家的150幅精心之作,以水墨为媒,展现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与突破。 “墨彩新象——新水墨艺术展”是中国国家画院邹明工作室画家的年度展,自2022年从龙华观澜美术馆启程,该展览已先后在福田美术馆、罗湖美术馆和光明美术馆举办四届,此次在龙岗举办是第五届。 广东 [详细...]
    1. 陕历博推出“吉金·中国”展 从青铜器中读懂早期中国
    2.   近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特展,系统梳理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早中期青铜文明的演进脉络,揭示了青铜器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历程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汇集全国17个省(市、区)51家文博单位的341件(套)文物,是近十年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青铜文明主题展。这不仅是一场文物的盛宴,更是一次文明的寻根——青铜器上的纹饰和铭文,铸刻着先民对秩序的追求、对天地的敬畏以及对“中国”这一文化共同体的最初想象。   追溯冶铜技术起源 [详细...]
    1. 来首博,领略峇峇娘惹风情
    2.  花卉纹珠绣枕巾。徐昳清摄   刺绣精美的纱笼,色彩绚丽的瓷器,种类丰富的南洋香料……近日,首都博物馆“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吸引了不少观众参观。   此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主办,新加坡文物局下属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及土生文化馆提供文物支持,是首博“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览之一。展览分为6个单元,共展出132件珍贵文物,生动呈现了峇峇娘惹社群的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   峇峇娘惹是东南亚地区的土生华人群体。历史上,中国东南 [详细...]
    1. 品赏古代玉器之美
    2.   西周龙纹玉环。山西博物院供图   “玉叙尊古——中国古代玉器中的崇古与创新”展日前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精选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230余件玉器珍品,通过“守礼”“慕古”“开新”3个单元,系统呈现中国古代玉器从礼制象征到艺术表达的演进历程,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千年的玉文化盛宴。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玉器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追求,无论是祭祀礼器还是装饰用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一单元“守礼”,主要展示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 [详细...]
    1. 在民间美术展领略“岁时华彩”
    2. 图为展览现场。本报记者于园媛摄/光明图片    【带你一起看大展】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流转……在传统的时间节点,民间都有些什么习俗活动?民间美术怎么表现这些节日和节气?走进中国美术馆1层2号厅,“岁时华彩——民间美术里的节日与节气”展正在举办。质朴的年画、多彩的农民画、带着浓厚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   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岁朝图》表现了春节的喜庆氛 [详细...]
    1. 中国书协原副主席张业法逝世
    2. 张业法 作品 据中国书法家协会消息,中国书协第五、六届副主席张业法于2025年6月10日在济南逝世,享年77岁。 张业法,1948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书协第五、六届副主席,第七、八届顾问,山东省人大第十一、十二届常委,山东省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山东省书协原主席、名誉主席,一级美术师。 张业法自幼习书,兼涉诸体,尤擅行草,其书师法二王一系,碑帖并重,书风朴实,气质儒雅,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出版《明代名人手札赏评》及作品专集、合集等10余部。曾先后赴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为 [详细...]
    1. 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雷珍民在西安逝世
    2. 6月8日,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雷珍民在西安逝世,享年79岁。 雷珍民,1946年5月生,陕西合阳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国画院院长。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兼职教授,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会长。 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百名书法家作品展一等奖。曾应邀书写《重修豫园记》《重修兴教寺记》《再建楼观台碑》《举贤楷模雷简夫》等碑文数十通,为《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等题写书名30余本。2007年5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详细...]
    1. 《书山印海——汉韵书法篆刻作品选》出版
    2. 日前,温州市龙湾区档案局(馆)联合龙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王兴森捐赠的艺术作品为主,组织编纂《书山印海——汉韵书法篆刻作品选》,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正式出版。 据悉,王兴森将几十年来的印章原石500余钮,计篆刻印面1000余方,书法作品20余件以及作品发表书刊的剪贴本两册无偿捐赠给龙湾区档案馆,开了龙湾当代个人艺术档案之先河。 王兴森,笔名新生、欣声,1943年出生于龙湾区上山湾自然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是龙湾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书法篆刻家,也是目前龙湾年龄最大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更是龙湾当代书、印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第一人。 他一直致力于书法篆刻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5000余件书、印作品在《书法》《书法报》《人民日报》等300多家报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85(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