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将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2. 醉春 178.5×96.3cm 2021 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将于2025年8月26日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厅)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汇集当代中国画名家、北京画院原院长王明明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中国古典园林题材作品近百幅,呈现了中国皇家园林富丽幽逸和文人园林清新典雅的气象。 王明明先生自幼浸润传统文化,酷爱书画艺术,师承李苦禅、蒋兆和、周思聪等艺术大家。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对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以及书法进行深入研究,遍 [详细...]
    1. “梦回洛阳——唐代东都文物精华展”在成都开展
    2. 观众在参观展览。 记者 王雪娟/文 杜甫草堂博物馆供图 8月20日,“梦回洛阳——唐代东都文物精华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展。此次展出110件唐代精品文物,生动再现了当时经济繁荣与文化交融的盛况。开幕式上,杜甫草堂博物馆还与多家研学机构、旅行社及OTA(在线旅游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主题文化体验场景及研学课程,通过实地探访、沉浸体验、深度探究、创意表达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入感受杜甫草堂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 [详细...]
    1. 澳门举办图片书画史料展及学术研讨会
    2.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图片、书画、史料展及学术研讨会8月20日在澳门开幕,通过回望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抗战的英勇壮举和台湾光复的奋斗历程,向并肩抗敌的两岸先辈致敬,引导两岸青年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携手推进国家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共有600余名海峡两岸暨港澳各界人士与会。 开幕式上播放纪念短片,全景展现自1895年日本强行占领台湾到1945年日本投降50年间,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心手相连共御外侮,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开幕的该主题历史图片展,分9个部分展出百余幅珍贵图片,展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定不移推进两岸统一进程的坚定信心。此外,“烽火记忆·山河同心”书画展、“鉴往知来·复兴中华”史料展同日开幕,展出60余幅两岸艺术家创作的抗战主题书画及珍贵史料。 [详细...]
    1. “梦回洛阳——唐代东都文物精华展”在成都启幕
    2.   【带你一起看大展】   1200多年前,“诗圣”杜甫客居蜀中时,表达愿在成都浣花草堂为农终老:“卜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但他对故乡的思念却始终萦绕心头:“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他还曾经畅想回归故乡的情形:“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惜的是,归洛途中,杜甫却在舟中长逝,未能再见故园。   1200多年后的今天,“杜甫归洛”的故事正在续写。8月20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偃师博物馆、新安县博物馆主办的“梦回洛阳——唐代东都文物精华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启幕。   本次展览聚焦“梦回洛阳”主题,以杜甫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事,通过110多件珍贵文物,串联起“东都洛阳”“盛世 [详细...]
    1. 绘画40年 看段正渠作品里的西北叙事
    2.   段正渠 《夜行》 布面油画 2002年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近日,“西北叙事:段正渠绘画40年”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   段正渠,1958年生于河南偃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段正渠以陕北和农民题材的油画创作崭露头角,他的创作是在那一时期“文化热”的背景中出现的具有寻根意识的文艺实践的一部分。段正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画作,主要有三条线索:第一条是前后开启的全 [详细...]
    1. 近200件作品 呈现黄宾虹的山水之旅
    2.   黄宾虹 《西泠桥上望南北高峰图轴》 纸本设色 1954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8月7日,由深圳美术馆与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爱好溪山为写真——黄宾虹山水之旅与艺术创作”展览在深圳美术馆举行。该展汇聚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黄宾虹艺术精品近200件,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艺术魅力的文化盛宴。   展出作品涵括黄宾虹各时期山水画代表作,并辅以对联、信件、手稿、印章等重要展品及文献,构建出一条完整的“山水之旅”脉络。展览分为“搜尽奇峰打草稿”“浑金朴石入画来”“写将浑厚华滋意”三个单元,系统梳理黄宾虹从 [详细...]
    1. 诞辰110周年 80件作品重温刘岘版画艺术
    2.   刘岘 《放牛》 木刻版画 1962年 图片来源:郑州美术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先驱之一刘岘诞辰110周年。郑州美术馆与刘岘纪念馆于8月15日联袂推出“怒放的生命——刘岘诞辰110周年木刻画展”。   刘岘(1915—1990),原名王之兑,河南兰考县人,他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刘岘的艺术生涯,是一部以刀为笔的生命史诗。他孜孜追随鲁迅指引,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激励下,将木刻化作“投枪匕首”,以革命美术为武器,揭露黑暗,鼓舞民心。 [详细...]
    1. 10套抗战主题组画 展现伟大的抗战精神
    2.   李桦 《怒潮组画之四:起来》 黑白木刻 1947年 神州版画博物馆藏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四川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推出展览“永不忘却的纪念——四川美术馆馆藏组画中的抗战精神”,展出抗战主题组画10套(含部分补充借展),展现伟大的抗战精神。   20世纪30年代以来,左翼木刻家便通过手中的刀与笔,刻画出彼时救亡图存的民族意志和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李桦的《怒潮组画》以喷薄汹涌的动势和现实主义美术的力量展现人民抗争所带来的摧枯拉朽的时代能动性;李少言的《地雷战 [详细...]
    1. 漫画插画有多好看?
    2.   丁悚 《百美图》 图片来源:刘海粟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8月5日,“神笔开悟——2025第五届丁聪国际漫画插画大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漫画及插画作品,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创新。   漫画,是紧跟时代脉搏、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之一;插画,是彰显时尚潮流、追求唯美的绘画风格之一。此次展览以“漫画非遗”为主题向全国征稿,鼓励创作者从非遗元素中汲取灵感,用创新多元的形式让传统技艺、民俗故事在笔尖焕发新生。   展览从3000多 [详细...]
    1. 重塑时代精神丰碑——中国写意雕塑
    2.   何为雕塑?取天地之物,指事造型,道艺术本源。   雕塑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为现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情感冲击以及对精神价值的传达。作为人类探索表达物质以及精神世界的途径之一,虽然使用的工具与技法复杂多变,但雕塑艺术背后的精神内涵与其他艺术形式并无差异。   随着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体系的引进与融合,中国雕塑的面貌日渐多元。与此同时,全球化的语境中的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因而,注重本土文化对艺术的滋养,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审美逻辑愈加重要。   吴为山的写意雕塑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内核,呈现出浑厚自然的博大之美,每一尊雕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6(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