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静·观——韦宇朋油画作品展”将在南昌美术馆启幕
    2. 韦宇朋,1985年出生于广西南刀,苗族。毕业于南昌大学美术系。现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四个一批人才,洪城文化领军人才,南昌市高层次人才。八零油画学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江西省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南昌市美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特邀创作员。 2011年创立著名的全国性油画艺术组织“八零油画学社”。该艺术团体由中国最具代表性的80后油画家组成,社员作品在中国文旅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主办展览赛事中入选获奖近400件作品,且作品多次被国家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美术馆或艺术机构30余家收藏。八零油画学社得到了业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详细...]
    1.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在北京举办
    2. 日前,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奥地利、意大利、巴西、西班牙、阿根廷、新加坡、日本的8组艺术团体共46名外国艺术家,联合达闻西乐队、六合乐队、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京源学校金帆京剧团等,呈现了近20场精彩演出。 在文化艺术嘉年华上,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带来武术节目《武魂》,北京京源学校金帆京剧团带来经典剧目《霸王别姬》选段,罗马尼亚急诊科乐队与六合乐队合作演出了《多瑙河—长城交响》,巴西、西班牙的拉丁乐团与中国舞者共同演绎《丝路桑巴》,以创新形式诠释中外文化交融的无限可能,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蓬勃生机与北京兼容并蓄的国际化形象。 创意市集上,京绣、书法、糖画等非遗项目与罗马尼亚红酒、保加利亚玫瑰 [详细...]
    1. 中国国家博物馆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在山西举行
    2. 6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暨捐赠仪式在山西省娄烦县人民政府举行。 座谈会上,国家博物馆定点帮扶工作组一行与娄烦县相关领导就当地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升级出谋划策。同时,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各定点帮扶地区代表,聚焦巩固拓展帮扶成果这一核心任务,分享各地在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就深化地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发展等进行交流与探讨。随后,工作组还实地调研了云顶山,走进官庄村,深入了解当地文旅发展现状和需求,为后续精准施策、科学帮扶奠定基础。 捐赠仪式上,国家博物馆书画院捐出组织专家创作的书画作品和筹得的20万元善款,这笔款将专项用于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娄烦县的文旅项目。据悉,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已连续5年以书画家作品义卖的形式累计筹得百万元 [详细...]
    1. 香港将举办古埃及文明大展 250件文物首次在港亮相
    2.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26日在港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于11月推出特别展览“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展览汇集250件来自埃及7家重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所有文物均首度在香港亮相,其中不少更是首次在埃及境外巡展。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将于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8月31日举行,是继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之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第二次直接与亚洲地区博物馆合办埃及文物大展,也将成为香港历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展期最长的古埃及文物珍宝展。 展览分为“法老的国度”“图坦卡门的传奇”“萨卡拉的秘密”“古埃及与世界”四个单元,250件珍贵文物涵盖法老与诸神雕像、浮雕、石碑、黄金饰物、大型成套木乃伊棺和动物木乃伊等,展品年代距今约7300年 [详细...]
    1. 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正式发布
    2. 在近日举行的2025四川省研学旅游推进大会上,“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正式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包含“古蜀源流”和“文明之光”两条主题线路,主要依托宝墩古城、三星堆、金沙三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串联重要文物遗存,结合遗址博物馆,展示古蜀文明的历史进程与文化内涵。 “古蜀源流”主题线路西起茂县营盘山遗址,东至广汉三星堆遗址,串联汶川姜维城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及中国羌族博物馆、汶川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什邡博物馆等场馆,展现古蜀人从川西高原走向岷江、沱江流域的自然地理变化,阐释古蜀先民在文明演进中与自然环境持续互动的文明韧性与伟大智慧。 “文明之光”主题线路串联宝墩古城遗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结合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重要文物陈列场馆,从城市营建、农业发展、手工匠作、文化交流等 [详细...]
    1.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在罗马举办
    2. 当地时间6月25日,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意大利文化部、意大利人类文明博物馆、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意大利足球协会、意大利拉齐奥大区议会主办的“光影同辉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在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开幕。 特展展出来自100多位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的200余件精品佳作,以及意大利人类文明博物馆珍藏的意大利艺术作品。展品聚焦两国文化的独特性与共通性,包括书画、景泰蓝、竹刻、刺绣、云锦、玉雕、剪纸等中华传统技艺,以及意大利传统服饰、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艺术品。特展于6月25日至7月9日向公众开放。 中意两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媒体、学术界知名人士200多人出席活动。 [详细...]
    1. 惟有绿荷红菡萏——荷花文化漫谈
    2. 宋吴炳《出水芙蓉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谈文绎史】      自古以来,荷花因其美丽姿态和象征意义,深受人们喜爱。文人喜欢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风,老百姓爱其“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宗教中的荷花则凸显圣洁、清净的特征。   早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莲鹤方壶就融入荷花造型元素,壶盖由间距相同的荷瓣组成,双层花瓣由内往外延展,作开放之态。荷瓣造型被高度概括为几何形状,多取直线,具有很强的秩序美和装饰美。 [详细...]
    1. 于洋|新时代中国美术的时代关切与图像表达
    2.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10年前的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文艺创作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精准而带有温度的深刻阐释,接连通过由宏入微层层递进的五个问题,既引领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建构与思考文艺繁荣的发展大计,又直指我国文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为新时代文艺领域开拓了新境界、新风尚和新格局,对于10年来的中国美术 [详细...]
    1. 魏广君|写意画构图的文化衍义与中西思辨
    2. 魏广君《蜀南大楠竹之庭院一角》 纸本水墨 136cm×60cm 2024 诸多绘画元素通过构图达到和谐统一,但何为和谐统一,却因历史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中西绘画构图观念与构图样式的不同。就主流而言,西方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绘画,都试图以抽象的形式元素实现画面的整体性。而以写意画为代表的中国画则以意象性的笔墨为内核,呈现顺天应人、阴阳辩证的意象性构图理念,并衍生出自己的构图法则。理解这一点,是当下发展与创新中国写意画的必要前提。 随着近代中国学习欧洲美术的深入,西方美术术语概念逐步进入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体系,并产生重大的影响。汉语 [详细...]
    1. “再景观——张杰油画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2. 研讨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当代绘画中,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表现城市主题时,都尚未形成一套如古典山水画那般成熟自洽且具有普遍说服力的话语体系。一个主要困境在于,现代建筑的几何形态、坚硬材质,与传统绘画,特别是中国画强调的笔墨、气韵,常常产生视觉上的冲突与“打架”。油画亦然,艺术的表现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 6月21日,“再景观——张杰油画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美术馆举行(“再景观”蕴含着双重意涵:既指“身处景观之中”的在场体验,也暗示着“重塑景观”的艺术行动),来自全国的艺术史论家、批评家、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者等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当代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