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胡硕堂|国学清思:招安的悲剧 论宋江选择背后的精神困境与江湖局限
    2. 在梁山泊的聚义厅前,“替天行道”的大旗猎猎作响,一百零八位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俨然构建了一个游离于正统秩序之外的乌托邦。然而宋江却执意要将这个生机勃勃的反叛团体重新纳入他所反抗的阵营之中,最终导致英雄零落、悲剧收场。这一选择背后,隐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深刻的精神困境——当儒家的入世理想遭遇道家的超脱智慧,当个体生命面对集体道义,宋江的招安之路成为了一面映照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镜子。 一、忠义枷锁:儒家理想的异化之路 宋江的招安选择首先是一曲儒家忠君思想的悲歌。这位“孝义黑三郎”骨子里流淌着的是儒家士大夫的血液,他的造反从来不是目的,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在儒家“君君臣臣”的纲常伦理中,宋江始终无 [详细...]
    1. 胡硕堂|国学清思:天命与人事 论诸葛亮困境中的儒道张力与生命美学
    2.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英雄形象中,诸葛亮以其“多智而近妖”的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智慧人物的巅峰象征。他能借东风、摆八阵图、施空城计,似乎无所不能。然而,这位智慧的化身却在三个关键场景中遭遇了命运的嘲弄:火烧葫芦谷时天降大雨、刘备伐吴时劝谏无效、七星灯续命时被魏延踏灭主灯。这些精心设计的叙事节点,绝非罗贯中的随意安排,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命题——当人力与天命相悖时,智者应当何为?诸葛亮的困境,实则是中国思想史上一场持续千年的儒道对话的文学显影:是坚持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伦理担当,还是选择道家“道法自然”的顺应智慧?透过这三重挫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悲剧,更是中国人面对必然性时的精神姿态与美学选择。 葫芦谷的雨水浇灭了诸葛亮 [详细...]
    1.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举办
    2. 王明明 雪映雅堂 192×795cm 2021年 8月26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厅)拉开帷幕。文化部原部长蔡武,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伟,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晓光,文化部原副部长王文章,文化部原副部长丁伟,中国文联原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左中一,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卫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详细...]
    1. “家山回望——温州美术馆藏朱维明捐赠作品展”启幕
    2. 朱维明 红河·村落 37×47cm 2007年 由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为指导单位,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温州美术馆、温州书画院)、温州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家山回望——温州美术馆藏朱维明捐赠作品展”于8月28日—9月21日在温州美术馆举办。 朱维明是从温州走出的著名版画家、版画文史专家,从艺至今已70余载,他的艺术经历跨越了中国现代版画从逐渐成熟到臻至繁荣的时期,同时,个人际遇与时局的变迁,让他在浙江学习、执教的间隔,拥有了一段长达17年的云南边疆生活的经历。 工作之余,朱维明深 [详细...]
    1. 吴绪经向成都市美术馆捐赠155件美术作品
    2. 8月27日,“吴绪经作品捐赠仪式”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举行。国画家、成都画院顾问吴绪经向成都市美术馆无偿捐赠其创作的六大类共计155件艺术精品。此次捐赠是成都市美术馆建馆以来单次接受数量最多的一次重要艺术捐赠,充分彰显了艺术家高度的文化自觉与社会责任担当。 吴绪经,196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79年考取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班,1990年进入日本著名画家加山又造教授研究班深造。四川省美协第四届副主席、第五届顾问,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本次捐赠的155件作品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涵盖工笔重彩、丝网版画、白描、水墨、连环画和手稿速写六大艺 [详细...]
    1. “大哉登堂——张登堂先生遗作展”在济南开幕
    2. 8月23日,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承办的“大哉登堂——张登堂先生遗作展”在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开幕。 张登堂先生是济南画院的老院长,是济南画院的重要创建者和奠基人,是山东美术山水画创作的标志性人物,在中国美术界享有赞誉。其以山水画创作闻名,在创作中始终秉承“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追求,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创作出了大量记录生活、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他的笔下既有气象博大、格调纯正的主题性山水画,又有情满山川、意溢河海的诗意山水画,《雄峙》《泰岱旭日》《蓬莱仙境》《黄山松云》《黄海旭日》《中华魂》等巨幅山水画都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他还为我国驻外40余个使领馆创作作品并长期陈列。 本次展览以回顾张登堂的艺术历程为基本思路,通过“良工苦心——张登堂与他的 [详细...]
    1. 中国书协第九次代表大会拟于第四季度召开
    2. 8月24日至26日,中国书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中宣部干部局副局长胡友笋,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冀彦伟,中国文联人事部主任张晓辉、副主任苑金江,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郑旭东,中宣部干部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人事部有关负责同志,中国书协主席团成员王丹、毛国典、叶培贵、代跃、刘月卯、张继、张建会、张胜伟、顾亚龙、鄢福初、潘善助,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杨伟华,中国书协理事,非理事的团体会员负责人,中国书协各直属单位、各部室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徐永军谈到,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 [详细...]
    1. “学院派书法”发展40年 精英班学术成果在鲁展出
    2. 8月26日,被当代艺术界广为关注的“新时代学院派书法科研创作(首期)精英班”学术展览开幕仪式,在淄博齐鲁美术馆举行。共展出作品83件。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学院派书法”总导师陈振濂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他表示,“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距它的第一代作品出世和它的学派理念与概念提出已有40年历史。40年以来,学院派书法坚持艺术耕耘与科研探索积累,拥有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创作了一批格调高雅的经典作品,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创作队伍,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其创作展览、理论研究、教学训练“三位一体”,书法创新、科研与创作实践并重,以学术上、品格精神上的融合和创新积极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晓明致辞,他表示“学 [详细...]
    1. “学脉相承·陈振濂书法作品展”在甬开展
    2. 8月28日,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江北区人民政府、西泠印社、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沙孟海书学院、陈振濂书学馆、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承办,浙江大学书法美育馆/陈振濂书法美育馆、宁波美术馆、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宁波印社协办的“纪念沙孟海先师诞辰125周年学脉相承·陈振濂书法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展。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庆瑜宣布展览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致答谢辞,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区长许会祥,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劲,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包岩先后致辞。 开幕式上,陈振濂书学馆“书画鉴藏学研究中 [详细...]
    1. 以简牍帛书为创作根基 鲍贤伦、陈阳静书法展在湖南展出
    2. 鲍贤伦 题永和九年砖砚 68×45cm 2023年 8月23日,由湖南博物院、湖南省画院主办的“书于竹帛——鲍贤伦、陈阳静书法展”在湖南博物院特展厅正式展出,展览不设开幕式,主办方邀请嘉宾与展览作者直接走进展厅,与观众一起观展、交流。 湖南是中国简帛大省,出土总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无论是在简帛的年代跨度上,还是保存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在全国都首屈一指。以简牍帛书为创作根基的鲍贤伦、陈阳静书法展所在的展厅,恰位于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旁。 此次展览以双个展的形式,在展厅划分为两个单元来集中展示他们以简帛为创作母体,结合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61(s)   52 queries